地震工程学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9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319

地震工程学报

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
曾用名: 西北地震学报

CSCDJSTCSTPCD

影响因子 1.2605
本刊以报道和交流西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为宗旨。主要内容有:地震基础理论(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震地质学、流体地球化学、地震工程学、灾害学等),地震观测技术与预报方法,工程项目的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工程探测、工程抗震、防震减灾规划措施,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适合广大地震工作者、防灾减灾部门管理人员及相关地球科学工作者阅读。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学会 清华大学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中国地震局科技期刊三等奖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ISSN:
1000-0844
CN:
62-1208/P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730000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出版文献量(篇)
29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31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万永革 沈正康 甘卫军 齐福荣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7
    摘要: 1937年以来沿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发生了5个MS≥7的地震:1937年MS7.5花石峡地震,1963年MS7.1都兰地震,1973年MS7.3玛尼地震,1997年MW7.5玛尼地震和2...
  • 作者: 吴瑾冰 郭增建 韩延本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8-11
    摘要: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发生在太阳活动第23周的峰年,太阳大磁暴在近东西向断层面上会引起涡电流加热作用,进而触发地震.经统计,中国和蒙古国境内8级大震中,发震断层为东西或近东西向者多...
  • 作者: 刘德富 康春丽 田勤俭 陈正位 陈立泽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2-15
    摘要: 以卫星热红外遥感产品的两种参数--长波辐射强度(OLR)(月际资料)和亮度温度(日际资料)为基础,对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的卫星热红外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作者: 丁鉴海 余素荣 肖武军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6-21
    摘要: 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即低点位移现象.该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发震日期为异常日后的第27天或41...
  • 作者: 丁秋琴 林碧苍 王林瑛 陈佩燕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2-27
    摘要: 昆仑山口西8.1地震前明显地出现大区域地震活动平静、高b值、高调制、低熵值的异常配套现象.回顾性分析了巨大地震前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地震活动性异常,探讨了巨大地震的预测可能性.
  • 作者: 孙加林 曹井泉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8-34
    摘要: 通过在百年时间域、45°×35°空间域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地震的孕震过程和中强地震活动图像演化进行时空扫描研究,认为该地震存在清晰的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几个孕育阶段,给出了各...
  • 作者: 杨立明 程建武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35-39
    摘要: 按时间的顺序, 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地球物理场转折、中强地震图像演化、周缘动力环境变化、震时的同震变化、震后的地震活动响应与前兆场的调整、5级以上地震的持续平静等过程衔接起...
  • 作者: 刘红桂 梅卫萍 王琤琤 章熙海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40-45
    摘要: 中国的8级巨震基本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至云南的弧形带、新疆西北部的北东向条带、35°N一线和南北带、华北强震区、台湾地震区5个区、带,并常常表现出成对性或优势周期.各区、带的巨震活动可能存在不...
  • 作者: 刘东旺 刘泽民 沈小七 陆成民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46-51
    摘要: 从地震活动周期对比、中国大陆周边边界动力条件变化以及西部地区强震迁移规律等方面,分析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趋势,并统计分析了大陆西部7.5级以上强震对东部地区地震活动的影...
  • 作者: 刘小凤 杨立明 范兵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52-58
    摘要: 利用相关震例分析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未来1~3年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沿东昆仑构造带及邻近地区发生MS≥7.0地震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有增强的趋势,祁连山地...
  • 作者: 董治平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59-63
    摘要: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孕育过程以地震空间图像的递进演变为特征,可分为三个阶段:1959年以来M≥6地震围成背景空区的阶段,1994年以来M≥5地震围成孕震空区的阶段和震前4个月的"逼近地震...
  • 作者: 张晓清 马文静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64-69
    摘要: 通过对青海省地倾斜、地应力、深井地温三种前兆观测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得到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强震远场前兆的一些特征,并与近场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对强震短期预报有意义.
  • 作者: 李凌飞 王金燕 蒲小武 陈彦平 韩英 高原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70-73
    摘要: 利用甘肃与四川4个钻孔应变台的资料进行受力分析后发现:中国西部存在着统一的应力场,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破裂带的力学特征与这个统一应力场相一致.这些台的应变资料在震前都...
  • 作者: 张晓普 李清林 秦建增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74-76
    摘要: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华北地区的重力场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说明在较大地震之前可以出现较大范围的反映明显的前兆异常(场兆).目前华北地区重力场的异常变化仍然存在,可能意味着西部仍有发生7~...
  • 作者: 张冬丽 王兰民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77-81
    摘要: 1995年甘肃永登5.8级地震引起了黄土山梁的酥裂震陷,说明黄土在较小震级下也会有失稳现象.利用三维土体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永登地震山体变形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定量地分析了变形的机理.
  • 作者: 于立业 张昭栋 王忠民 耿杰 魏焕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82-85
    摘要: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资料中.根据承压井水位的气压效应,将地球表面大气压的随机变化做为加载和卸载的力源,从理论上论证可以应用大气压变化而引起的井水位变化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
  • 作者: 张淑亮 王吉易 范雪芳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86-88
    摘要: 从定襄泉水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氡异常特点、水氡变化的正常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对1996年出现的异常可靠性进行了论证.认为异常除与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有关外,还与岩石的应力-应变变化有关,是1998...
  • 作者: 刘小龙 肖丽珠 袁道阳 陈文彬 马尔曼 高晓明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89-92
    摘要: 2001年7月11日在甘肃省肃南县祁青乡发生了MS5.3地震,经震后现场考察,总结了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烈度与震害、发震构造等基本特征.
  • 作者: 宋冬林 杨学祥 陈震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93-93
    摘要:
  • 作者: 佟玉霞 刘旭 朱元清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97-102
    摘要: 以上海佘山实验地震台阵的测震记录为基础,研究了近震事件、远震事件及噪声不同的幅频特征.分析了影响台阵记录之间相关性质的一些主要因素:当子台间距增大时,记录之间相关性降低;当间距固定时,所记录...
  • 作者: 朱令人 王琼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03-111
    摘要: 将投影寻踪(PP)与高维时间序列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了地震PP综合预测模型.并选取祁连山地区作研究区,做了未来三个月内最大震级的短期预测.经展望式检验,合格率(预测误差≤0.5或≤10%)≥8...
  • 作者: 汤懋苍 郭维栋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12-118
    摘要: 初步探讨了1987~1990年我国东部地形变场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地震带和中强地震震中分布的关系,并进行了典型个例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区亦是地形变凸、凹中心的高发区...
  • 作者: 刘小凤 刘百篪 袁道阳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19-124,142
    摘要: 根据兰州及邻区黄河及其次级河流阶地纵剖面研究,分析了横穿活动断裂的河流阶地的变形特征.利用横穿黄河的兴隆山-马衔山断裂、海原断裂和穿越庄浪河的NWW向断裂附近阶地发育和变形特征确定了相应地区...
  • 作者: 范琦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25-130
    摘要: 根据统计分布与信息熵理论,定义了震级信息熵Hm和地震间隔时间信息熵Ht,并推导了它们的计算公式.通过时空扫描和计算,发现强震前1~3年Hm和Ht出现低值异常,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
  • 作者: 席继楼 王兰炜 王燕琼 赵家骝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31-135
    摘要: 地电场和电阻率同场地观测时,电阻率观测会干扰地电场的观测数据发生大幅度变化.本文主要探讨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消除这种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并给出了对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的结果.
  • 作者: 刘小龙 刘百篪 张培震 袁道阳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36-142
    摘要: 热水-日月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祁连山活动地块内部一条重要的NNW向的右旋走滑活动断裂带.断裂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山脊、冲沟和阶地等右旋断错微地貌及断层崖、断层陡坎等垂直断错微地貌.本...
  • 作者: 张四新 江在森 王双绪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43-148
    摘要: 通过对南北地震带及青藏块体东部各形变监测区近30年区域水准资料的计算分析,发现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呼应关系.地壳运动呈激烈的继承性运动,地震处于弱活动阶段;地壳运动继承性减弱(或...
  • 作者: 李爱民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49-154
    摘要: 地震转换波法是探测地壳与上地幔构造的方法之一.在辽宁选取两条近垂直的测线,收集了有关台站资料并用转换波法进行了解释,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深部数据.
  • 作者: 周民都 范兵 许中秋 郭增建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55-157,165
    摘要: 对近20年来发生在祁连山中东段的7个中强地震发震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中东段中强地震基本上发生在节气附近,且多在一个月的上旬或下旬;地震发生前后天气比较冷;地震均发生在太阳活动的峰...
  • 作者: 刘丽芳 张俊伟 李永莉 蔡静观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发表期刊: 2003年2期
    页码:  158-165
    摘要: 通过2001年施甸5级震群前地震学各项参数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中强地震孕育、发生的中短-短临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云南地区出现b值、小震调制比、波速比等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以及中强地震的有...

地震工程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 地震工程学报 主编 王兰民
曾用名 西北地震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学会 清华大学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0-0844 CN 62-1208/P
邮编 730000 电子邮箱 dzgcxb@gxxb,gov.cn dzgcxb@yahoo.com 2506121280@qq.com
电话 0931-8275892 网址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地震工程学报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 中国地震局科技期刊三等奖
3.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地震工程学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