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心血管病学进展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曾用名: 心血管病学译文

CAJSTCSTPCD

影响因子 0.9874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 更多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ISSN:
1004-3934
CN:
51-1187/R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610031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封盼攀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90-192
    摘要: 心房顿抑是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后出现的左心房和左心耳机械功能暂时性的失调,是复律后心房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如何有效地防治心房顿抑是心房颤动的研究热点.现就心房顿抑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
  • 作者: 陈晔芬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93-196
    摘要: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临床常见,但治疗困难,包括控制体重和降低血压.控制体重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行为治疗、减肥药物及外科手术.患者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初始治疗可选择阻断肾素-血...
  • 作者: 孙旭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97-200
    摘要: "高血压前期"是指血压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中间阶段,这类患者发生高血压、心血管病及脑卒中的危险均明显增高.目前很多研究证实高血压前期已潜在多种亚临床病变,现就此做一综述.
  • 作者: 王朝争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01-203
    摘要: 高血压视网膜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视网膜血管病变为特征的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征与高血压、心肌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能够独立于传统的危险因素预测心血管疾病.
  • 作者: 钟海兰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03-205
    摘要: 高血压病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其中,全身动脉血管炎症反应参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它是多种炎症细胞、递质、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现综述炎性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
  • 作者: 赵林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06-208
    摘要: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支架置入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广受关注.支架内血栓形成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患者、病变、操作及支架本身等.现对药物涂层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临床证据和病理生理机制,特别是药...
  • 作者: 景丽丽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09-212
    摘要: 溶栓药物的靶向运输系统可提高溶栓药物的特异性和靶向性,减少溶栓药物全身用药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和临床并发症.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活化是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道,在血栓形成中起到重要作...
  • 作者: 高延庆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12-215
    摘要: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由于过去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是一种少见病,临床上漏诊误诊较多.随着临床检查手段和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现从流行...
  • 作者: 兰贝蒂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16-219
    摘要: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以往治疗效果差,丧失了手术矫正分流的时机,终末期病人只能等待心肺移植.近来研究发现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也能显著改善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症状,部分可耐受手术...
  • 作者: 李波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19-222
    摘要: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和重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进展性疾病,生存期为2.8年,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现将新近的治疗进展综述.
  • 作者: 杨双双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23-225
    摘要: 随着B型利钠尿肽在指导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二尖瓣狭窄、房室间隔缺损程度;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以及预测心肌梗死的面积、病死率、致残率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已日趋达成共识,其在...
  • 作者: 张海燕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26-229
    摘要: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呼吸衰竭是气管插管的常见原因之一,而无创通气治疗使部分患者避免气管插管和相关的并发症.临床常用的无创通气模式是持续正压通气和无创正压通气两种,均能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 作者: 陈华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29-232
    摘要: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是一类主要由内皮细胞分泌的多聚糖蛋白,通过激活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它与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等均关系密切,特异性抑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
  • 作者: 赵倩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32-236
    摘要: 心肌缺血后长时间的冠状动脉再灌注前对缺血心肌进行反复、短暂的再缺血干预,以减轻再灌注损伤,称为缺血后处理.它是缺血心脏有效的内源性保护现象,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坏死与功能障碍,减少恶性...
  • 作者: 张雷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37-240
    摘要: 吸入麻醉药可模拟缺血后处理发挥心肌保护效应,因为能够在心肌缺血后早期再灌注时实施而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吸入麻醉药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抑制钙超载、增强一氧化氮的保护作用、激活再灌注损...
  • 作者: 杨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41-244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许多国家首要的死亡原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肌灌注,室壁运动和心肌活性,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多层螺旋X线...
  • 作者: 张雪莲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45-247
    摘要: 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和生物材料对心肌梗死后受损的心肌进行修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纤维蛋白凝胶作为一种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它既承担了输送细胞和蛋白质等的载体作用,又起到了提供细胞...
  • 作者: 陈文山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48-251
    摘要: 髓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重要的白细胞酶,通过产生反应性物质等机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存在多态性,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与白血病、肺癌、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发...
  • 作者: 李贵华 赵晓静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51-253
    摘要: 就诊延迟直接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就诊延迟可分为院前延迟及院内延迟.与院内延迟相比院前延迟影响因素更多,时间往往更长,因此如何缩短院前延迟更具临床意义.在此就院前延迟的概念、意义、影响因素...
  • 作者: 张克已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54-258
    摘要: 脑利钠肽是一种主要从心室分泌的多肽类心脏激素,近年来,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的诊治中已得到专家共识,成为国际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脑利钠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 作者: 武力勇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58-261
    摘要: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产物,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的生物学作用.近来的大量研究显示瘦素与心室重塑发生、发展相关,现就近年来发现的瘦素在心室重塑中的发...
  • 作者: 姚丽梅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62-264
    摘要: 近年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逐渐受到重视,其目的是阐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机制及治疗进展.
  • 作者: 王涛 王野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65-269
    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以睡眠中反复发生低通气、觉醒为主要表现的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全身疾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是其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室...
  • 作者: 韩瑞娟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69-272
    摘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死率.根据心房颤动发生的电生理机制,许多起搏器公司设计了可以减少或预防心房颤动发生的起搏程序.现就这些特殊程序的具体工作...
  • 作者: 罗翊芝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73-275
    摘要: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属于细胞表面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可与多种配体结合后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刺激细胞因子释放等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已知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糖尿病并发症、心血...
  • 作者: 钟益刚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76-279
    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可以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发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但由于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所以目前临床推荐加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预防...
  • 作者: 李锐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79-282
    摘要: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9是人类肝脏中一种重要药物代谢酶,代谢约10%临床上常用药物,包括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用药.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9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在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
  • 作者: 施佳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83-285
    摘要: 无复流现象是指血管无机械性梗阻证据,而冠状动脉循环所支配的节段心肌灌注不足的现象.无复流现象可能有多种机制参与,包括腺苷、尼卡地平、维拉帕米、硝普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GPⅡ b/Ⅲa受体拮...
  • 作者: 石蕴琦 邢燕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86-288
    摘要: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有些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仍有心肌梗死、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正确识别、及时处理其抵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对阿司匹林...
  • 作者: 胡轶囡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288-291
    摘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急症,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痛的一级、二级预防,越来越...

心血管病学进展基本信息

刊名 心血管病学进展 主编 赵聪
曾用名 心血管病学译文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4-3934 CN 51-1187/R
邮编 610031 电子邮箱 xxgbxjzcd@aliyum.com
电话 028-61318656,61318657 网址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心血管病学进展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2.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3.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