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曾用名: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影响因子 0.2148
《中国历史文物》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严谨治学和百家争鸣的科学精神,注重反映国内外中国古代史研究、考古研究和文物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考古发现,促进国内外文博界的友好交往,努力将《中国历史文物》办成高学术水准的刊物。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ISSN:
2095-1639
CN:
10-1005/K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006
地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钟守华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4-8
    摘要: 曾侯乙墓漆箱(E.61)铭辞20文的含义,可与同墓所出漆箱(E.66)盖面上的星象图相互对照说明,表述了曾侯乙卒亡时日的星象和方位,并祭祷这些星象方位祥和,是为行方祀的铭辞.
  • 作者: 张昌平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9-14
    摘要: 曾侯乙墓出土有大量的玉器,其玉器的制作代表了东周时期治玉工艺水平.在出土玉器中不少是改制玉器,这一点可以通过玉器形制和一些特殊痕迹作出判别.其中有早期玉器在早期被改制、早期玉器在当世被改制、...
  • 作者: 王援朝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5-23
    摘要: 马刀至迟在公元2世纪东汉后期已出现于中国,北朝以后在西北地区流行,但在元代之前一直未在中原普遍流行,元明清时期,受到蒙古和日本较大的影响,马刀才在中原流行起来.
  • 作者: 常华安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4-33
    摘要: 本文认为明代宣德炉的特征有四:一是重量,宣炉是风磨铜所铸,风磨铜含金,故宣炉的比重较一般黄铜炉大,有压手感;二是皮色;三是锈斑,宣炉成分复杂,锈斑最多有七种;四是款字与刻工,款字出自大书法家...
  • 作者: 张巍 汤威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4-47
    摘要: 郑州商城C8T62③:29陶片的"人兽母题"图案在商代二里岗期遗址中极为罕见.作者通过对该图案的科学复原,认为该陶片图案内容反映了商代盛大的祈雨之祭,陶片中的人物形象为专业的祈雨巫师,其蹲踞...
  • 作者: 丁鹏勃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48-64
    摘要: 本文搜集40多座明代藩王墓的资料,对其中出土的80余件瓷器作了类型分析和年代、产地推断,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墓中瓷器的来源,以及瓷器与其他随葬器皿的关系问题.
  • 作者: 张应桥 徐昭峰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65-74
    摘要: 辉县孟庄二里头文化时期城址位于先商文化辉卫型分布地域之内.其主要遗存陶器的特征同于辉卫型陶器,与先商漳河型、郑州地区的先商陶器具有源流关系,而与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则判然有别.墓葬反映...
  • 作者: 何景成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75-79
    摘要: 本文主要考释<花东>卜辞中的"索"字,并讨论了甲骨刻辞中"索"字的含义,认为其含义主要有三种:1.祈求;2.通"素";3.不祥、不好.
  • 作者: 徐山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80-82
    摘要: "录"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宰鹿剥皮且带血状."录"一词的本义为鹿皮.<说文>对"录"字的训释不确.
  • 作者: 商艳涛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83-88
    摘要: 大事纪年是一种特殊的纪时方式,其形式有纯以大事纪年和"大事+年"两种,常出现在甲骨文、金文以及竹简文字等古文字材料中,从商代一直沿用至战国时期.
  • 作者: 杨新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4-9,56,图版一,封2
    摘要: 宋元以来,诸多文献记载李公麟曾画有苏轼等16人的<西园雅集图>,并流传有米芾<西园雅集图记>,而却无法证明历史上曾有过这次名人雅集.本文从一件后添款仇英<西园雅集图>上发现,除了为南宋人风格...
  • 作者: 黄小峰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0-21,图版二-图版五
    摘要: <阆苑女仙图卷>一直被认为是一件五代绘画真迹.本文通过对该画的流传、画风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它不是五代绘画,而是元代作品.从其内容来看,这件作品表现的是西王母瑶池宴集的场景.画面中出现...
  • 作者: 林梅村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22-33,封3
    摘要: 13世纪末,马可波罗在欧、亚、非三大洲进行了长达25年的探险旅行.这位意大利旅行家的东方之旅,有三分之一是在元大都(今北京)度过的,但是他在北京的故居至今下落不明.其实,马可波罗就住在大都北...
  • 作者: 亓昊楠 王津 秦世明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34-42,图版六-图版八
    摘要: 本文介绍了清宫造办处做钟处成立的由来及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制钟制作的过程和特点.作者认为,御制钟的制钟枝术和设备与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相当.
  • 作者: 张庆久 杨华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43-51
    摘要: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山东地区的腰坑葬俗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期偏晚阶段.西周中期,出现了暂时的消表,西周晚期重新盏行,范围扩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腰坑葬俗最为直行的时期,战国中期以后逐...
  • 作者: 罗火金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52-56
    摘要: 古代太行八陉之第二陉--太行道上有一个关城,关城两侧有石砌长城.由于其位于豫晋两省交界处的大山深处,调查困难,材料不全,因此致使许多专家学者认识有误.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关城和长城是一个完...
  • 作者: 杨宗兵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57-60
    摘要: 本文依据<诗经>等传世文献、远古自然气候、地理条件等分析殷商卜辞中应有暴风雨的占卜,并根据甲骨文字形、甲骨气象卜辞等考证甲骨文"(x)"、 "(x)"、 "(x)"、"(x)"等同为会意字"...
  • 作者: 陈絮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61-68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方鼎铭文的重新解读,提出如下意见:1.保利艺术博物馆新近入藏的被学界称为荣仲方鼎的西周铜器,似应该定名为"子作父丁方鼎"或简称作"子方鼎"为妥,该鼎的器主是"子"而不是荣仲.2.铭...
  • 作者: 常军 杨海青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69-72
    摘要: 1989年,三门峡市公安部门在侦破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盗墓案件中追缴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包括虢石(硕)父铜鬲二件和铜匝一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对虢石父铜器铭文进行了简要诠释,并对西...
  • 作者: 赵平安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73-77
    摘要: 湖北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春秋墓所出唐国铜器上的"(戌日) ",又见于齐国和楚国文物,从东周记月文化的大背景上看,是一个单字,表示月名.考虑到楚国已有具有特色的记月系统,推测唐、楚的这个月名很可...
  • 作者: 伊强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78-81
    摘要: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有一篇被称为<经>的古佚书,其中有"单哉"、 "单盈哉"一类的文句,其中的"单"字学者们都读为"战",但对文句的理解却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学者们对"单"字的理解有误.本文通过...
  • 作者: 李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82-87
    摘要: "史"在商西周时代不仅充当记事执书册的文职史,而且具备武职功能.这种现象和战国以前存在文武无分职的情况相一致.战国以前之所以存在文武无分职,可以从战国以前贵族拥有宗族武装的社会结构、春秋以前...
  • 作者: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88
    摘要:
  • 24. 更正
    作者: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88
    摘要:
  • 作者: 权奎山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4-10,封2,封3,图版一-图版八
    摘要: 洪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窑址分布在江西省丰城市所属的5个镇(乡)的9个行政村.创始于东汉晚期,兴盛于东晋至唐代中期,唐代晚期五代时期衰落.它的产品除大量销售于江西地区,还较多地销往江西...
  • 作者: 万德强 万良田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1-15
    摘要: 唐陆羽<茶经>中提及的"洪州窑",1977年在江西丰城发现,经过考古发掘与研究,证实其是南方青瓷发祥地之一,它的多项技术开创了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的先河.本文总结了近30年来洪州窑考古调查、发掘...
  • 作者: 丁潮康 张文江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16-23
    摘要: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自1977年发现以来,已有30年,对洪州窑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洪州窑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并对这3个阶段进行了初步总结.
  • 作者: 扬之水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24-29,35
    摘要: 元代金银酒器组合中,有两件颇具时代特色的器具,一是龙首衔环柄勺,一是所谓"匜".前者是依形而名之,后者是先秦礼器名称的移用,均属今人之称谓,而非当时之用语.本文即寻绎文献中的相关记述,并结合...
  • 作者: 王子今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30-35
    摘要: 中江塔梁子汉代崖墓石刻画像发掘者定名为"胡人舞蹈图"者,有榜题"襄人"."襄",很可能与"鬤"有关."襄"又与"冉"通,则"襄人"应即"髯人",也就是"胡人".考论"襄人",可以增益我们对于...
  • 作者: 秦进才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36-43
    摘要: 本文认为西汉群臣上醻刻石的发现者当是尚考订、嗜金石的沈涛,地理位置在今河北邯郸市永年县朱山上.群臣上醻刻石在反映汉朝初年政治格局的特点、体现西汉诸侯王自有纪年的特色、提供中国书法演变的典型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主编 吕章申
曾用名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国历史文物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2095-1639 CN 10-1005/K
邮编 100006 电子邮箱 guankan@chnmuseum.cn
电话 010-65119503 65119505 网址
地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