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44

中国民族博览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少数民族文化刊物。旨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主办单位: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ISSN:
1007-4198
CN:
10-1220/G0
出版周期:
半月刊
邮编:
100000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4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娄晓琪 任海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6-11
    摘要: 古代奥运会是古希腊城邦间的体育比赛,最早有文字记录是公元前776年,伊利斯城邦为抗击瘟疫、祈祷和平在奧林匹亚举办的赛事,因此它作为第一届古代奥运会载入史册.当时世界进入"轴心时代",正当中国...
  • 作者: 白锐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28-36
    摘要: 沈鹏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的一面旗帜.他的书法理论、美学思想及书法创作影响着当代的书法人.近一时期,沈鹏先生根据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实践和探索、对书法美学的研究与思考,以学者的高度与深度,经过深思...
  • 作者: 杨正宏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46-50
    摘要: 昨天,在亲人微信群里看到亲人们去看望姑妈的照片,虽然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一起去看望了身体欠佳的姑妈,但是照片中的姑妈,明显身体状况又大不如前,心头一酸,忍不住泪眼潸然. 这几天在准备申报高级教...
  • 作者: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51-52
    摘要:
  • 作者: 蒋迪偲 周洁 周依洋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53-55,105
    摘要: 本文根据敦煌石窟出土的唐《放妻书》,对唐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当下社会婚姻现象及问题展开论述,比对古今社会对婚姻态度的差异,得出古代婚姻关系多以情感为本位,以家族为纽带,而...
  • 作者: 刘默衡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56-58
    摘要: 洱海周边白族水文化经历崇拜、祛魅、保护治理三个阶段,从以"祈水"为目的融入到本主文化和神话传说的水崇拜阶段,经过生产生活对水崇拜的祛魅阶段,再到以"治水"为目的、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阶...
  • 作者: 陈梦莎 张宝环 金久红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59-61
    摘要: 传统制香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逐步振兴的大背景下,源远流长的香文化传统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文化依托,全面复兴...
  • 作者: 唐振武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62-64
    摘要: 京族鱼露是脱胎于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海洋民族文化而产生的特色民族饮食产品,并被列为自治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强的生命能力以及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京族地区村落经...
  • 作者: 李燕玲 何思淼 熊紫娟 王莉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65-67
    摘要: 本文从圈椅于鹿角椅形制的相似处;皇太极制作鹿角椅的缘由;鹿文化的寓意来分析清朝"特产"鹿角椅审美特征,以及鹿角椅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其皇家御用宝座的高贵典范.
  • 作者: 史曼琪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68-70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发展,传承是基础,发展是方向.文章从敦煌非遗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近年来敦煌非遗保护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非遗保护中取得的成就...
  • 作者: 黎子睿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77-79
    摘要: 以敦煌的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出发点,分析现代社会非遗传承人才缺乏的原因,针对敦煌非遗的特殊性,提出保护与传承敦煌非遗的可行性措施——基于政府政策和科学研究自上而下的引导保护,结合社会...
  • 作者: 唐硕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80-82
    摘要: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精神基石,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美术教育课程的相结合,在幼儿园建立更好的传统艺术的氛围,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 作者: 李小玺 宣芳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92-94
    摘要: 艺术教育可以提高理工科学生对美的鉴赏力,促进智力开发,激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应明确艺术教育的定位,探索艺术教育的特点,构建科学...
  • 作者: 柴颖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98-101
    摘要: 本文通过集体文化记忆视角观察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以个案形式探索并阐明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共融促进关系.通过对云南双柏李方村的实地走访与考察分析李方村特色文化资源...
  • 作者: 岳莞森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02-105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的理想信念,对社...
  • 作者: 周思娇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09-111
    摘要: 社区群众文化工作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新的时期之后,群众的思想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过去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要想促进新时期社区群众文化建...
  • 作者: 苏峥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12-114
    摘要: 新时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不仅仅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所以,必须面向基层的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此...
  • 作者: 姜洁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15-117
    摘要: 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进行积极努力,利用一切有利资源来推动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和阅读服务的推广工作.利用互联网加时代的新技术和硬件设施来开展相关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新...
  • 作者: 孙冰慧 丛妍馨 郭泉冰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21-123
    摘要: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的号召,本文在已有研究之上,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从地方性重构的两个机制关联中,深入讨论了户县农民画的地方性重构与族群认同现状之间互动过程以及其活化创新的可行性.调...
  • 作者: 谢玉娟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24-126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保存大量的有价值的文件以备后期使用,传统纸质文件的保存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很多企业...
  • 作者: 赵轩艺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42-144
    摘要: 昭君是"四大美人"之一,而昭君让后人铭记的是她远赴"塞外"和亲的故事,舞剧《昭君出塞》既是真实的还原历史文化背景,亦是深情的演绎了昭君的心路历程.舞剧分为序·烽烟、第一幕·和亲、第二幕·出塞...
  • 作者: 万柠楠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55-157
    摘要: 敦煌舞脱胎于敦煌莫高窟中的舞蹈艺术形象,是20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虽作为中国古典舞之一,但却有着异韵风情,和急剧想象力的艺术线条,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在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莫高窟成为...
  • 作者: 路遥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64-166
    摘要: 孟宪德水彩艺术的形式美是独特的,所透露出的澄明之境既是对人和自然的独到感悟,又是艺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冷静与科学,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意...
  • 作者: 杨帅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70-172
    摘要: 山东昌乐是汉画像石的重要出土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地也在积极探索汉画像石及拓片的保护与利用.山东昌乐汉画像石数量多、分布广、特点鲜明,具有较长的发展研究历史.汉画像石的拓片制作工艺流...
  • 作者: 吕沁妍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79-181
    摘要: 生存和死亡总是余华小说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活着》还是新作《文城》,在生死问题上均体现了余华对生命意识和态度的思考.《活着》中凸显的是"生存即是意义"的价值取向,而《文城》中...
  • 作者: 陈欣宜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182-185,201
    摘要: 随着"大IP时代"到来,各个领域掀起一股IP浪潮,地域博物馆在浪潮的推动下,开始对其IP形象进行设计.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现有地域博物馆IP形象,总结出国内地域博物馆IP形象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
  • 作者: 路雅妮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208-210
    摘要: 鄂尔多斯青铜器的纹饰极为丰富,尤其是特色鲜明的动物纹饰,集中反映了北方先民们的审美取向,以及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自从青铜时代开始,到铁器时代,北方先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的生活方式也...
  • 作者: 姚田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211-213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文旅融合后博物馆热潮的兴起,博物馆自身在从实现数字化展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到三维互动体验、虚...
  • 作者: 许诺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214-216
    摘要: "五凉文化"是十六国时期生长于今甘肃一带的具有其自身独特性的地域文化.因其受中原混战的干扰较小,"永嘉之乱"后部分中原文士进入该地区,带来中原正统的文化韵律,与河西本土文化及西域文明融会贯通...
  • 30. 题词
    作者: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发表期刊: 2022年3期
    页码:  前插3
    摘要:

中国民族博览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民族博览 主编 王林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主管单位 中华炎黄文化教育研究会
出版周期 半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7-4198 CN 10-1220/G0
邮编 1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010-83204156,57484130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中国民族博览评价信息

中国民族博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