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法杂志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476
总下载数(次)
4

中国刑事法杂志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CSSCICSTPCD

影响因子 2.2786
本刊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刑事法律专业学术期刊,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主办。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以学术为重,以反映刑事法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己任,并突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主办单位: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期刊荣誉:
“CSSCI”入选期刊 
ISSN:
1007-9017
CN:
11-3891/D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40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476
总下载数(次)
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石经海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3-22
    摘要: 常规意义上的量刑建议,是公权力行使的职责要求与职权体现.如此量刑建议是否及如何提出,不是相关主体的自选动作,是按立法规定的范围与方式,依法施行的司法职权职责行为.理论上与实践中关于量刑建议“...
  • 作者: 陈兴良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3-37
    摘要: 组织特征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关键之所在.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是预备行为的正犯化.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组织而不是该组织所实施的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
  • 作者: 陈金林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38-58
    摘要: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长期面临着三方面问题的困扰:犯罪的成立范围,刑罚设置的合理解释,侦查机关的证明负担与市场主体自由之间的平衡.当前理论和实务界提出的方案,都难以全面解决前述三方面的问题.困...
  • 作者: 向燕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59-80
    摘要: 性侵儿童案件的精密办案模式由三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构成:一是通过精细的询问程序获取高质量的被害人陈述;二是通过细致彻底的取证获取丰富的间接证据与辅助证据;三是对证据进行精细、科学的分析与综合运用...
  • 作者: 贺小军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81-106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被追诉人认罪案件之处理图景经历了几番变更:从认罪从重从快到认罪从宽,再到认罪从宽与认罪认罚从宽的二元处理.经过40多年来的反思与实践,我国被追诉人认罪案件处理逐步接近法治化...
  • 作者: 杜磊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07-124
    摘要: 在我国,对证人出庭作证必要性的解读立足于证人不可或缺性、不可替代性的关键证人标准.这一标准的适用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弊端:违背了证人出庭作证的原则,使得证人出庭作证成为例外;扩张了法官的裁量权...
  • 作者: 谢君泽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25-137
    摘要: 大数据的直接运用模式是将其原始载体或等量复制数据直接作为证据使用;间接运用模式是将筛出的“小”数据或分析结论作为证据使用.二者都无法回避大数据建模这个技术方法问题.大数据证明的实践价值取决于...
  • 作者: 高童非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38-157
    摘要: 近年来学界围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目的、正当性基础以及制度建构模式展开了争论,不少学者采用契约理论解释当前的制度.契约模式虽然具备较为成熟的体系并且被一些国家采用作为合作型司法的建构模式,...
  • 作者: 肖扬宇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58-176
    摘要: 近年来,美国《反海外腐败法》通过制度构建和执法加强不断寻求管辖权的扩张,同时又通过替代性措施与涉案企业和解实现了企业海外腐败罪责的非刑罚化.我国反海外腐败立法应该从象征性立法向实用性立法转变...
  • 作者: 周光权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3-20
    摘要: 慎重判断构成要件该当性、尊重常识,对于区分刑事犯罪和民事违法至关重要.实务中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分析,首先要基于法秩序统一性原理,考察民商法对当前案件的基本立场,确定民商法上的权利归属、民商法对...
  • 作者: 何荣功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21-36
    摘要: 非法占有目的认定要立足于诈骗罪的行为构造,重视综合判断与限制解释.改变资金用途导致重大损失的,若资金实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不宜据此肯定非法占有目的.资金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导致被害人重大损失的,...
  • 作者: 杜邈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37-50
    摘要: 刑民交叉型诈骗犯罪可以作出程序和实体的不同分类,前者重在解决案件管辖等程序问题,后者重在解决罪名适用、刑罚轻重以及违法所得追缴等实体问题.在事实认定上,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能仅以民事...
  • 作者: 时延安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51-62
    摘要: 从维护市场经济、保护企业利益的政策出发,在刑事法制中构建对犯罪嫌疑单位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一个必要、积极的制度选择.构建这一制度,可以从实体法根据、检察权根据和刑事法制与公司企业制度关系三个...
  • 作者: 欧阳本祺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63-76
    摘要: 我国现有的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的企业犯罪处罚制度,以及“相对不起诉+绝对起诉”的企业犯罪不起诉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弥补这种追责体系上的缺陷,我国需要建立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 作者: 杨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77-88
    摘要: 中国企业要真正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就必须在合规方面主动作为.涉案企业以合规换取实体和程序的从宽激励,是经过多国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而附条件不起诉天然契合了企业合规程序分流的激励...
  • 作者: 李本灿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89-108
    摘要: 企业缓起诉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刑事追诉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促进公司合规建设,因而在国外被广泛适用.美国的系列政策性文件和典型个案逐步理性化,呈现出理性与非理性共存的制度现状.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立...
  • 作者: 巫文勇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109-124
    摘要: 数字货币给反洗钱刑事立法和司法带来诸多技术难题.因此,在肯定反洗钱刑事法律保护的必要性时,应该认识到货币数字化场景下洗钱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和主观心态的变异,秉持谦抑的刑事法律原则,在充分反映...
  • 作者: 王肃之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125-139
    摘要: 在信息化的产业革命中,各类侵犯信息犯罪的对象日益转向法人信息,亟须从刑法层面研究如何实现对其有效保护.不同国家就法人信息存在立法分歧,德日等国家基于个人主义的立场,将个人信息限定于自然人信息...
  • 作者: 万毅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140-158
    摘要: 庭审中证据调查的方式、顺序安排直接关系庭审的效率和效果,设计庭审证据调查安排的最优流程是提升控、辩、审三方诉讼技能,推动和完善庭审实质化改革的必要举措.庭审中证据调查安排是审判中程序性事项,...
  • 作者: 刘仁琦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159-176
    摘要: 刑事法律援助是国家责任的体现,目的是平衡诉讼结构,维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为保证案件质量,世界范围内开始采用质量评估机制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进行监控.由于相关实践的缺乏和理论的滞后,我国当前刑...
  • 作者: 朱孝清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3-14
    摘要: 自刑事诉讼法规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显.同时也发现与该制度相关的一些制度、机制还不能适应该制度的需要.欲把该制度的实施推向纵深,提质增效,就需要在立...
  • 作者: 莫洪宪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5-34
    摘要: 在网络社会去中心化、跨时空互动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质的推动下,以网络黑恶势力犯罪为代表的网络有组织犯罪结构出现嬗变,表现为网络黑恶势力犯罪有组织性的部分消解和实质承继.我国立法和司法规范分...
  • 作者: 张志钢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35-51
    摘要: 不能未遂的可罚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刑法体系意义,它倒逼未遂处罚根据立场的表态.近年来,否定不能未遂可罚性的客观未遂论在我国逐步取得主导地位,只是客观未遂论内部就“客观危险”判断标准继续着具体危险...
  • 作者: 姜涛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52-74
    摘要: 生物安全风险日趋严重,且产生全球化的相互影响效果,普遍形成人们对生物安全风险的恐惧感,以刑法预防与控制生物安全风险成为客观必须.我国现行刑法有关生物安全的保障,主要考虑的是人与环境在生物资源...
  • 作者: 陈毅坚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75-91
    摘要: 软暴力是一种类型化的概括性称谓,应扩大适用于普通刑事犯罪.比较法上刑法规范基准和制裁体系的差异要求对软暴力进行统一的教义学厘清.各种强制手段具有实质等值性,暴力与胁迫应以被害人视角严格界分,...
  • 作者: 赵运锋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92-106
    摘要: 为合理认定信用卡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尽力避免刑法对民事法律行为的不当介入,对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应有准确理解.为避免客观归罪,对“非法占有目的”应从形式标准与规范标准两个维度进行判断...
  • 作者: 张磊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07-119
    摘要: 我国的缺席审判主要是基于境外追逃难的客观需要而产生.我们应当客观评价缺席审判与引渡、非法移民遣返、异地追诉和劝返等追逃措施之间的关系,并具体分析缺席审判与各种措施之间协调适用的可能性.具体来...
  • 作者: 裴炜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20-136
    摘要: 基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电子数据取证中的扣押主要指向的是数据载体而非数据本身.当前立法与司法实践将载体扣押设定为电子取证的规定动作,扣押对象与案件的相关性判断依附于其中的电子数据,而载体所独立...
  • 作者: 王禄生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37-154
    摘要: 根据对303万份刑事一审判决书的分析,虽然刑事案件的参审率不断提升,实质参审率接近九成,但陪审案件范围不尽合理;陪审员年均参审频率低位运行,“驻庭陪审”现象得到较好解决,但参审频率区间分布陷...
  • 作者: 高翼飞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55-176
    摘要: “追诉”对公诉案件而言,是指从立案侦查到提起公诉的过程.审判活动不受追诉时效约束.在追诉进行过程中存在追诉期限停止计算的情形.侦查机关撤销案件、检察机关作存疑不起诉、撤回起诉或者法院作出证据...

中国刑事法杂志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刑事法杂志 主编 王守安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验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7-9017 CN 11-3891/D
邮编 100040 电子邮箱 xsfzz@263.net xsfzz2011@163.com
电话 010-68630197/68630206 网址 www.jcll.cn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中国刑事法杂志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CSSCI”入选期刊

中国刑事法杂志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