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通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562

中医药通报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CSTPCD

影响因子 0.8868
《中医药通报》杂志是在已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院士关怀和支持下创办的。2002年2月25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创刊。 本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主编,25名院士中医名家为学术顾问。我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福建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为编委会名誉主任。厦门市中医药学会会长、著名中医专家卢泰坤...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ISSN:
1671-2749
CN:
35-1250/R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361009
地址: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出版文献量(篇)
248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56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何清湖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3
    摘要: 国医大师孙光荣为其弟子们制定《医师规》,强调中医师内在道德建设,注重应然实然的实际区分,并以此来规范执业行为,净化行业风气.
  • 作者: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9
    摘要:
  • 作者: 刘渊 吴佩珈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6
    摘要: 本文介绍了玄府的源流、概念及生理病理.着重讨论了川芎与玄府理论的联系,并提出川芎具有通玄达神、通玄补虚、通玄润燥三个特点.以治膈上痰、虚劳失眠两案为例,对川芎在玄府理论中的应用进行了阐释.
  • 作者: 吴晋兰 马哲龙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7-9
    摘要: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使用半夏的方剂多达42首,通过对张仲景使用半夏方剂的分析,发现张仲景在治疗伤寒、寒热、痞满、肠鸣以及邪郁少阳、水饮不能外出而上蒸出汗等症时,常使用辛温之性的...
  • 作者: 王付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0-12
    摘要: 半夏泻心汤合方思路包括辨治脾胃寒热夹杂证与肝病证相兼如脾胃寒热夹杂证与肝寒证相兼、与肝湿热证相兼、与肝气郁滞证相兼、与肝瘀血证相兼,脾胃寒热夹杂证与心病证相兼如与心气郁证相兼、与瘀阻心脉证相...
  • 作者: 杨淑荣 饶颖慧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3-14
    摘要: 杨淑荣临证将喉源性咳嗽分为湿热内蕴,肺气不宣;肺热伤阴,虚火上炎;痰饮郁结,肺气上逆;肺寒支饮,胸满气逆等4个较为常见的临床证型.其从经方论治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 作者: 徐小芳 金志春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5-18
    摘要: 金志春教授认为调经、益肾是治疗不孕症的首务.经调胎自成,孕后宜固本安胎.若病急症重,则应遵循“有故无殒,亦无殒”的原则,及时祛邪,母子则安.临证中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重视中医补肾调...
  • 作者: 傅金英 宋志洁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9-20
    摘要: 傅金英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在肾,与肝脾关系密切,其早期表现为肾阴虚,后期阴损及阳,出现肾阴阳皆虚;治疗上以滋补肾阴为主,稍稍扶助肾阳,并注意调理脾胃,此外还特别注重患者日常自身调养.
  • 作者: 李亚南 许二平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1-23
    摘要: 张磊教授根据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急、尿频的病症特点以及“肝主疏泄”“肝主小便”理论,认为本病病机为“肝气疏泄太过、膀胱开阖失度”,可从肝论治,确立了“疏肝抑肝,通利膀胱”的基本治法,并用逍遥散为...
  • 作者: 喻强强 李轩 薛汉荣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4-25
    摘要: 薛汉荣教授认为,肺癌为本虚标实,正气虚损为本,尤以肺脾气虚为根本,痰湿、瘀血等为标,病位在肺,与脾土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上重视益气健脾、宣降肺气,运用参苓白术散加麻黄、苦杏仁为基础方治疗本病...
  • 作者: 侯建婷 晏和国 李军 杨博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6-27
    摘要: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治疗痰饮病的基本原则.若用该理论指导临床,首先必须辨清“痰”与“饮”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深刻理解“温药和之”;最后在临床治疗痰饮的过程中,准确全面掌握“温药和...
  • 作者: 张梦婷 高碧珍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8-29
    摘要: 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依据.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基于整体观念,通过四诊从精神、整体、功能层面把握人体的生命信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四诊信息的量化、规范化的研究正逐步推进...
  • 作者: 尉海霞 张兴彩 袁伟智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0-31,48
    摘要: 肺属上焦,具有清虚娇嫩的特点,易见寒热错杂、本虚标实、表里同病、气机逆乱之证.“和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颇获良效,故予以浅析.
  • 作者: 刘中勇 罗嗣卿 邱丽珍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2-33
    摘要: “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使全身气机条达的机能,肝主疏泄与心系病症的关系,主要是指肝的疏泄功能障碍对心脉、神志的影响.理清两者关系对心系疾病的治疗颇有裨益.
  • 作者: 欧阳莎 许巍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4-38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与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针灸与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
  • 作者: 林培春 沐榕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9-41
    摘要: 术后胃瘫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导致“土壅木郁”“土虚木乘”的恶性循环,致使胃蠕动减弱及排空功能障碍.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方案多样化的优势.本文综述近5年针灸治疗本病的相...
  • 作者: 刘新亚 宋超 李嘉伟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2-43,51
    摘要: 运用点按血海、三阴交治疗3例肝郁有寒、虚证并不明显的痛经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从痛经的病因病机、选穴思路、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思路进行阐述.
  • 作者: 宋佳格 张三印 李文文 王鑫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4-45
    摘要: 调气治血,为中医治疗血证的重要法则,为众多医家所推崇,深刻影响临床血证的治疗.三七在《血证论》和《傅青主女科》中的配伍应用体现调气治血的观点,对治疗血证价值颇多.
  • 作者: 吴敏 林雪娟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6-48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虚实病性的舌象特征.方法:通过采集603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虚实病性的舌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胃炎患者实证组和虚实夹杂组以红舌、黄苔...
  • 作者: 吴春城 唐金模 张嘉挺 杨嘉恩 梁惠卿 罗晨 蔡洋 连开伟 钟群燕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9-51
    摘要: 目的:观察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5天;对照组42例,采用更昔洛韦(...
  • 作者: 孙麦青 昌林亚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52-54
    摘要: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气虚弱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脾气虚弱型喉源性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分散片及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
  • 作者: 张晓蕾 时建华 朱叶珊 李医芳 董雪莲 许楠 郭建茹 靳松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55-56,59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解毒泻心方用于临床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方法:观察符合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断标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中药组采用中药解毒泻心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 作者: 张春旭 殷庆梅 潘超群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57-59
    摘要: 目的:观察清中饮茶饮方联合针灸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湿热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西医诊断为轻中度高血压,同时中医辨证属于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
  • 作者: 崔应麟 杨鑫 袁志华 陈茜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60-61
    摘要: 崔应麟教授精专内科杂病,临床中不囿时方、经方之成见,常将二方同炉共冶,知守善变,每以小方轻药愈沉疴顽疾,效如桴鼓.
  • 作者: 王兴臣 邵元欣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62-63
    摘要: 郁证病理机制涉及中医五脏,主要以肝为主.故郁证的辨证应以五脏理论为指导,用药重在强调以疏导、肃降、宣泄、畅达、清热,防治结合,因势利导.
  • 作者: 刘洪凤 崔荣军 张杰 杨旭东 杨清东 杨骄霞 王桂云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64-66,12
    摘要: 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Solamum lyratum Thunb polysaccharide,SLTP)联合阿霉素(Adrismycim,ADM)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
  • 作者: 刘新爱 安会如 宫璞 张金玲 曾东萌 杨朝阳 林华坚 郑学堂 金李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67-69
    摘要: 近年来,中医对吸毒成瘾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不论是在病因病机还是治疗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通过搜索查询文献,从中医对毒瘾的机制认识及其防治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 作者: 吴耀南 李小蝶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70-72,54
    摘要: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近年来发病有进一步升高趋势,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比单纯西医治疗见效快,本文主要从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内镜下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 作者: 万文蓉
    刊名: 中医药通报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前插1
    摘要:

中医药通报基本信息

刊名 中医药通报 主编 卢太坤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厦门市中医药学会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1-2749 CN 35-1250/R
邮编 361009 电子邮箱 zyytb@vip.163.com
电话 0592-5579661、5579662 网址
地址 厦门市仙岳路1739号(中国厦门市中医院院内)

中医药通报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医药通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