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防御技术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1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772

震灾防御技术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CSCDJSTCSTPCD

影响因子 0.5753
本刊全面反映震灾防御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杂志,力求为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勘察设计部门及工程建设部门搭建一座桥梁,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城乡,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水平。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ISSN:
1673-5722
CN:
11-5429/P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100045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1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77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俞言祥 燕为民 肖和平 陈学良 陈鲲 高孟潭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7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地震灾害特点,指出了加强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地震区划的重要性,回顾了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主要技术...
  • 作者: 周本刚 杜龙 杨晓平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8-19
    摘要: 本文通过对广西防城.灵山断裂带的地质地貌调查,结合地震活动资料,将该断裂带划分为活动性不同的4个段落,自南向北依次为防城段、平吉盆地段、灵山段和石南段.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相应的潜在震源区,...
  • 作者: 俞言祥 王继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0-26
    摘要: 本文收集了1990--2006年间,我国华中、华南中强地震地区25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再配合1918--1989年间,9次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图,重新拟合了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震级下限从5...
  • 作者: 吕悦军 张力方 彭艳菊 谢卓娟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27-36
    摘要: 本文以长江中游地震带为研究区域,该区地震活动比较弱,发震构造不清晰,但人口、经济分布集中,中小地震往往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影响.自有记载以来,共记录到122次Ms≥4.7级的地震,最大的地震为1...
  • 作者: 庞军 熊世树 袁涌 资道铭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37-44
    摘要: 本研究运用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时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研究了基于速度控制法、OS数值积分法和相应的实验误差控制法的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对动力加载装置采用速度控制,在加载过程...
  • 作者: 楼梦麟 邬都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45-52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水平成层土层地震反应的一维有限元算法.并从理论上对它的分析步骤以及与一维波动方法相比的优越性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 作者: 刘晶波 刘阳冰 贾群林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53-60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废墟训练场废墟构筑物A的背景和工程概况,主要从搜索功能训练和救援功能训练两个方面对废墟进行了功能设计:针对废墟构筑物A在训练功能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 作者: 李愿军 黄国良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61-71
    摘要: 本文重点论述了水库诱发地震所具有的2个突出特点:①诱发地震的强度和频度均高于当地天然地震的正常水平,世界上已经发生的4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甚至发生在历史地震活动的空白区;②岩溶地区水库可能因...
  • 作者: 付长华 任雪梅 高孟潭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72-78
    摘要: 本文利用四川地区及邻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式,计算了历史强震对大渡河梯级水电站场址的影响烈度和最大烈度.同时,还分析了水电站场址在历史强震发生密集时的地震影响烈度特征,以期为今后梯级水电站的地震安...
  • 作者: 唐庆 廖维张 杜修力 赵密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79-84
    摘要: 本文基于可信概率水准的破坏性强震作用,针对小湾高拱坝进行了考虑坝体材料非线性的拱坝地震反应分析·在分析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无约束域地震能量辐射效应和近域地基材料非均匀性的影响.为了实现非线性条...
  • 作者: 宁宝坤 张晓东 曲国胜 李亦纲 李小军 黄建发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85-94
    摘要: 通过对南亚地震震害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南亚地震灾害具有以下特点:①南亚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喜马拉雅前缘弧形逆冲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发育的巴拉考特镇为此次地震的极震区,大量建筑物倒塌,造成严重的人...
  • 作者: 吕悦军 沙海军 赵建涛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95-99
    摘要: ArcView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可视化、浏览、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的能力.利用ArcView的菜单命令,本文提出一种绘制综合等震线图的简便方法,并以首都圈地区综合等震线图的绘制为例,...
  • 作者: 吴传勇 沈军 陈建波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01-1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疆主要逆断层-褶皱构造区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潜在震源划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北天山山前推覆构造及乌鲁木齐以南的逆断裂.褶皱构造相对比较简单,由根部断裂、推覆体和前缘逆断裂.褶皱构...
  • 作者: 廖旭 杨舒程 董晓燕 雷清清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11-125
    摘要: 本文结合编制1:100万辽宁省地震构造图,分析了辽宁省近20年来地震构造环境相关研究成果,确定辽宁地区共有第四纪以来活动断裂29条:全新世断裂1条;晚更新世断裂5条;早、中更新世断裂23条....
  • 作者: 兰景岩 吕悦军 孟小红 彭艳菊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26-135
    摘要: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很大,在地震动幅值(如峰值加速度)和频谱特性(如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变化上均有体现,而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没有考虑不同场地条件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平台值的变化...
  • 作者: 余湛 刘峥 沈建文 石树中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36-144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美国、欧洲3种抗震设计规范的地震动参数取值,并比较了3种抗震设计反应谱.结果表明,总体上说,欧洲、美国规范的加速度短周期反应谱高于中国规范.但随着周期的扩大,由于中国规范中反...
  • 作者: 楼梦麟 白建方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45-154
    摘要: 本文验证了将约束子结构法引入到复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的简化措施.结合土层有限元模型的自身特点,提出了标准子结构的概念,通过设置标准子结构,可减...
  • 作者: 丁美英 李愿军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55-164
    摘要: 对能动断层概念史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能动断层的核心意义以及与活动断层的区别和联系.能动断层的鉴定以确定未来地表或近地表断层错断可能性为目的,与地震地面运动相比是一种不可设计的厂址评价要素.因此...
  • 作者: 姚大全 沈小七 童远林 陈安国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65-171
    摘要: 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湿润,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加上地震周期长,人类活动频繁,地质事件遗迹难寻;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建(构)筑物和公众地震安全要求攀升.本文为解决这一日益尖锐矛盾作了...
  • 作者: 史保平 杜晨晓 谢富仁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72-18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强震地震学研究方面国内外目前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隐伏断层和出露地表断层在地震发生时近断层地表运动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近几十年全球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地表运动参数的统计分析所得的结...
  • 作者: 任雪梅 朱刚 杨勇 雷建成 高孟潭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82-188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渡河流域强震和弱震活动特征的研究发现,大渡河流域的强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对梯级水电站的影响显著.大渡河流域内的强震大部分以丛集的方式发生,其地震丛集的强度、频度和时间间隔都比较...
  • 作者: 李小荣 郭永刚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89-196
    摘要: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着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训练时间太长等缺点,本文采用基于浮点编码的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值空间进行了遗传优化.用基于浮点编码的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可...
  • 作者: 冯启民 夏新 贾婧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97-203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震情会商决策支持系统(SSCDSS),该系统是基于组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而构建的,它实现了监测数据、历史震例、灾情数据等的集成与管理.同时,该系...
  • 作者: 李卫东 梁兆东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204-207
    摘要: Ultra-NMS是中国地震局统一采购的监控和网管平台,通过开发测震数据LISS服务器接口,可以监控台站测震数据状态指标,丰富Ultral-NMS对测震仪器的监控功能,同时以动态监控方式将统...
  • 作者: 周本刚 潘华 高孟潭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209-2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震源与余震分布特点,认为该地震是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向运动并与四川盆地相互长期作用的结果,地震主要能量释放在长330km、宽52km、深2...
  • 作者: 俞言祥 陈学良 雷建成 高孟潭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216-223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汉源烈度异常主要特征,初步分析了导致烈度异常的可能原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12"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及其能量释放空间分布和场地条件是导致汉源烈度异常的主要因素,同时...
  • 作者: 刘爱文 吕红山 吴健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224-229
    摘要: 汶川地震造成了靠近发震断层附近地区的工程结构的严重破坏,由此导致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完整的强震记录,但是作为震害宏观描述的地震烈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汶...
  • 作者: 杨沈 王翠坤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230-236
    摘要: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建筑的破坏.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震害研究、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分析以及典型震害进行的调查归类分析,探讨了此次地震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启示,总结了经验并给出...
  • 作者: 刘爱文 夏珊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237-242
    摘要: 按照框架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结构应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其中一个原则是"强柱弱梁".但是在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柱的破坏明显重于梁,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即所谓的"强梁弱柱"结构很普遍.在...
  • 作者: 刘爱文 夏珊 徐超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发表期刊: 2008年3期
    页码:  243-250
    摘要: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的8.0级强烈地震,是我国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以来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的遇难人数超过8万.汶川地震造成灾区房屋建筑和基础...

震灾防御技术基本信息

刊名 震灾防御技术 主编 高孟潭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主管单位 中国地震局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1673-5722 CN 11-5429/P
邮编 100045 电子邮箱 zzfy2006@126.com;zzfy@seis.ac.cn
电话 010-68530337,68573879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6号

震灾防御技术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