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砂岩体形态、沉积构造序列、粒度、岩矿和旋回性等方面论述了沔阳凹陷新沟咀组下段储层沉积特征,并总结出谈凹陷的沉积模式。受物源、水介质性质等因素影响,南部汉河口地区浅湖滩砂可能由表层流搬运沉积形成。根据旋回性与含油性关系,凹陷中Ⅲ1砂组,泥隔层及Ⅱa砂组组成的正--反--正旋回组合是最有利的含油层段。锗层岩矿特征与围岩关系、有机质类型及埋藏史等因素决定了谊凹陷次生孔隙相对发育带的分布特征。综合储层沉积特征、成岩特征和旋回性与含油气性关系等研究,预测了有利含油储集区块。
推荐文章
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新沟嘴组下段储层成岩作用
潜江凹陷
马王庙地区
新沟嘴组下段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江陵凹陷西南缘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成藏条件
江陵凹陷
油源对比
新生古储
成藏条件
潜江凹陷东部地区新沟咀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潜江凹陷东部
新沟咀组下段
浅水三角洲
沉积模式
新沟咀组下段粘土矿物分布特征与储层敏感性
江陵凹陷
新沟咀组
粘土矿物
敏感性实验
储层损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沔阳凹陷新沟咀组下段储层沉积、成岩特征与含油气性
来源期刊 江汉石油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地区) 成岩作用 沉积模式 沉积构造 油气勘探
年,卷(期) 199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57.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晓昌 4 15 2.0 3.0
2 陈德土 2 0 0.0 0.0
3 李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储集层
沉积(地区)
成岩作用
沉积模式
沉积构造
油气勘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汉石油科技
季刊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学园路18号江汉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