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几年来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对物理模型的深入理解,使求解套管井外的地层电阻率成为现实(Vail等人,1993)。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已经在一些出版物和专利应用中阐明。(Kanfman,1990;Vail,1991)。但迄今为止,分析始终局限于针对直流和相对简单的套管与地层模型,尽管套管一般是非均匀的。这篇论文中,我们应用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交流解讨论了TCR的基本物理原理并讨论了其分辨率。其中包括:交流影响、长短套管的比较、存在水泥环时的垂直分辨率以及二维和三维非均匀套管的讨论。这些问题的深入理解不仅对于确定测量方法的正确性是重要的,而且对进一步发展信息采集和解释技术也是很重要的。视电阻率和地层电阻率与所有相关的几何因子的关系已经由Kanfman和Wightman(1993)讨论了,这里不再重复。建立一口套管井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要求的模型区域很大并且要有较高的电阻率反差。为了得到需要的计算精度,逐步发展了一些新的近似算法。其中一种是应用复平面积分设计的针对柱面分层介质的算法。(Tabatorsky,1979.)这种算法对电阻率、仪器间距、频率等都没有限制。对于套管的非均匀解析,采用了将套管看成一层薄的电子导膜的近似模型。为了分析此方法的垂直分辨率,应用了一种积分——差分混和技术。[Druskin and Tamarc hcnko,1988]。结论指出:当套管趋肤深度与套管壁厚相比足够大时,在套管内壁测量地层电阻率相当于测量从套管外壁漏失的电流。长套管类似于一条传输线[Kanfman and Wightmm,1993.]而短套管则相当于一个等位电极。水泥环的存在使这种方法的垂直分辩率变差。Vail在1991年发表文献中提出的刻度方法工作良好,尽管它不能完全消除套管非均匀的影响,例如:接箍、射孔后的孔洞、腐蚀的影响�
推荐文章
过套管测地层电阻率的原理及应用
电磁场套管井地层电阻率数值模拟测井仪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研究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修正传输线方程法
套管
水泥环
瞬变电磁测井原理研究Ⅵ:过套管电阻率
电磁测井
瞬变激发
套管井
电导率
延迟
工程量
提高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分辨率的实现方法
测井仪器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时间序列
数值积分
梯形法则
归一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过套管电阻率:物理原理、分辨率与三维响应
来源期刊 国外测井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 物理原理 分辨率 三维响应 地层模型 套管井 差分混和技术 TCR
年,卷(期) gwcjjs_199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73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过套管电阻率
物理原理
分辨率
三维响应
地层模型
套管井
差分混和技术
T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测井技术
双月刊
大16开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66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