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代忧患意识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近代先驱们忧国忧民忧道,并把忧患意识和救亡运动相结合,为拯救苦难的中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探讨近代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理解。 (一)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丧失了大量的民族权益,民族生存和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封建制度的衰败,激化了晚清社会种种新旧矛盾,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伴随着坚船利炮,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使新旧文化、中西文化急剧冲突。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文化危机交相为厉,近代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危机的境遇和时代的苦难促使近代先驱去探求救国救民之道。近代忧患意识正是近代先驱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推荐文章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忧患意识教育
忧患意识
青年学生
历史教学
论忧患意识的历史意蕴与时代特征
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忧患意识与儒家道德性特征的形成
忧患意识
儒家
道德性
宋词中的忧患意识
宋词
忧患意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略论近代忧患意识及其特点
来源期刊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忧患意识 孙中山 近代中国社会 梁启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康有为 中西文化 社会危机 帝国主义
年,卷(期) 199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K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忧患意识
孙中山
近代中国社会
梁启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康有为
中西文化
社会危机
帝国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1674-3334
41-1398/C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191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6
总下载数(次)
954592
总被引数(次)
113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