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哲理古人很早就有所共识。北宋时,欧阳修有一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警语,也阐述了这个道理。纵观历史长河,大多数亡国之君的亡国史,无一不与他们只图安乐享受有关。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李煜,在位15年,不修政事,屈辱苟安,沉醉于
推荐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喻"为何意
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乐死与安宁死
安乐死
安宁死
安乐死问题研究
安乐死
被动安乐死
主动安乐死
“安乐死”立法问题研究
安乐死
合法化
生命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忧患与安乐
来源期刊 人事与人才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贪图安逸 欧阳修 亡国之君 古巴比伦王国 唐玄宗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古巴比伦人 四大文明古国 忧患精神 毛泽东
年,卷(期) 199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D63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贪图安逸
欧阳修
亡国之君
古巴比伦王国
唐玄宗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古巴比伦人
四大文明古国
忧患精神
毛泽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事与人才
月刊
1003-9554
43-1167/C
16开
湖南长沙韶山路1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9
总下载数(次)
23401
总被引数(次)
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