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魏晋“言意之辨”的前期学术语境即是“经”与“道”两种诗学本体论的傅立与冲突。本文把“言”与“意”的冲突归属到两种本体论范畴“经”与“道”的傅立上,认为“言”就是“立言”,即崇尚在儒家诗学命定的终极本体──“经”的范畴上“立言”,“意”就是“立意”,即崇尚在道家诗学命定的终极本体──“道”的范畴上“立意”。在修辞学意义上,“经”与“道”均是超感性的抽象能指,是生命主体在本体论意义上设定的两个外延最大而内涵最小且具有恒定意义的本体范畴。“经”是一个遮蔽的本体范畴,而“道”是一个敞开的本体范畴。西方古典诗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理论和思维形式上对应于儒家诗学的经学中心主义,而不是道家诗学的体“道”本体论。道家诗学的本体在敞开中没构筑起一个中心主义,因此道家诗学理论的直觉体验没有形成一种封闭而剥夺他者思想自由的权力话语。而儒家诗学的本体论建构者以语言游戏在本体──“经”的范畴上遮蔽了这个世界,在剥夺芸芸众生的意志自由中把思想统治者个人的“唯我自由”写真在本体论的语境表象上。
推荐文章
一种新的基于本体论描述的内容图像检索模型
图像检索
本体
图像描述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一种利用RDF(S)建立本体论的方法
本体论
RDF(S)
命名空间
公理
基于本体论的农业知识的OWL描述
本体论
OWL
知识表示
XML
脚本
"言意之辨"和我国文学语言的自觉
言意之辨
文学语言的自觉
老子
庄子
王弼
刘勰
钟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与“道”:两种诗学本体论的悖立与冲突──魏晋“言意之辨”前期学术语境的描述
来源期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言意之辨 本体论 儒家诗学 道家诗学 体范畴 “立意” 学术语 逻格斯 话语权力 中国古典诗学
年,卷(期) 199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2
页数 9页 分类号 C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乃乔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言意之辨
本体论
儒家诗学
道家诗学
体范畴
“立意”
学术语
逻格斯
话语权力
中国古典诗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季刊
1009-2226
31-1107/F
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9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