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三维血管图像后处理技术,提高MR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率.材料与方法:经手术或DSA证实的13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在1.5T Signa MR超导系统上进行2D PC及3D TOF法MRA检查.采用MOTSA扫描技术,512×256matrix,扫描参数中加MT.并用IVI及3D Navigator软件对血管成像进行再处理.比较2D PC图像、3D TOF中的原始图像、叠加图像、再投影图像及IVI图像、3D Navigator图像动脉瘤及载瘤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 2D PC只有2例显示了动脉瘤瘤体,3D TOF叠加图像中因血管重叠也只有4例能显示瘤体,再投影图像中有3例因重叠及背景因素干扰而瘤体显示不清,原始图像及血管后处理图像均较满意地显示了瘤体,IVI及3D Navigator图像对显示载瘤血管有优势.结论: 三维血管后处理图像结合原始图像观察可提高MRA对脑小动脉瘤的诊断率.
推荐文章
3.0T 磁共振3D-TOF-MRA 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微小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容积重建
3D-MT-TOF MRA在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粥样硬化
磁化转移技术
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及进展
脑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3D-TOF法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MRA 3D TOF及三维血管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颅内小动脉瘤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动脉瘤,脑 MRA 图像后处理技术
年,卷(期) 1998,(1) 所属期刊栏目 中枢神经放射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324.1998.0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动脉瘤,脑
MRA
图像后处理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