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1983年至1996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14年逐日平均2.5°×2.5°再分析的网格点资料对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对夏季风进退作了新的定义.它既考虑了西南风的强度亦考虑了其暖湿程度.这比以前仅考虑暖湿程度要合理,按新定义计算的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风推进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夏季风的撤退非常迅速,这和观测结果符合.
推荐文章
东亚夏季风进退对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影响
稻纵卷叶螟
东亚夏季风
迁飞
始期
高峰期
1998年我国东部大陆夏季风特征研究
夏季风
副高
对流
低频振荡
关于东亚夏季风突变的机制研究
东亚夏季风
突变
模型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对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东部季风区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降水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的定义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夏季风的定义 西南风 假相当位温 季风的推进和撤退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0-40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4
字数 46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534.1999.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瑞权 36 1225 21.0 34.0
2 梁嘉静 10 322 9.0 10.0
3 王安宇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39 1455 22.0 38.0
4 林文实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35 641 14.0 24.0
5 杨艳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11 134 4.0 11.0
6 吴池胜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16 391 12.0 16.0
7 古志明 11 467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248)
二级引证文献  (89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5(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6(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07(5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08(4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09(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0(6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2(8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13(7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4(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5(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16(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7(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8(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2)
2019(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1)
2020(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季风的定义
西南风
假相当位温
季风的推进和撤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