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陆相红盆与海相盆地在层序地层的基本单元和沉积作用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层序地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具体在陆相盆地中的应用,应紧密结合陆相盆地自身的发育特点,创造出一套真正适合于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模式.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相比规律性不明显,"层板对比"模式不适合陆相盆地地层分布实际.准层序和岩性变换带的使用,是根据内陆红盆层序地层发育的自身特点,通过民和盆地白垩纪地层工作实践而提出的.它可以揭示陆相红盆层序地层的主控因素,把横向无序变为与成因相关的同期有序地层,使陆相层序、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研究不但可能,而且十分有效.
推荐文章
安徽黄山地区侏罗纪—白垩纪层序地层学特征
侏罗纪—白垩纪红层
陆相沉积体系域
层序及界面
层序地层学分析
地层格架
江西陆相红盆地1∶5万区调中的经济地质调查
陆相红盆地
区调
经济地质
江西
白垩纪陆相红层及其古温度的氧同位素重建方法探讨
陆相红层
古温度
研究方法
氧同位素
江西白垩纪-新近纪陆相红色盆地的盆缘类型划分与盆地充填样式
江西
白垩纪-新近纪
陆相红色盆地
盆缘类型
盆地充填样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层序、岩性变换带在陆相红盆中的应用——以民和盆地1:5万红古城、新寺乡幅的白垩纪地层为例
来源期刊 岩相古地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陆相红盆 准层序组 岩性变换带 民和盆地 下白垩统
年,卷(期) 199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3
页数 分类号 P53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850.1999.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长安 172 2251 26.0 36.0
2 蔡雄飞 94 450 11.0 13.0
3 顾延生 63 603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陆相红盆
准层序组
岩性变换带
民和盆地
下白垩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