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骅坳陷中段西部的板桥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压实曲线具有两个明显的欠压实峰,沙一段中部的欠压实峰是该层位的低熟烃源岩生烃所形成的,其幅度小于沙二段和沙三段成熟烃源岩生烃所形成的欠压实峰,这种不均衡的剩余压力分布特征导致沙一段中部的油主要来自同一层段的低熟烃源岩,而沙一段下部和沙二段的油则来自下部的成熟烃源岩.平面上,低熟油气的运移方向也受到过剩压力的控制,从高过剩压力区向低过剩压力区运移,即由板13井深洼部位向北西、南东以及南西方向运移.
推荐文章
马朗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流体压力与初次运移特征
马朗凹陷
页岩油
初次运移
超压
泥岩压实动态分析法定量评价石油初次运移
泥岩压实
动态分析
初次运移
定量计算
歧口凹陷沙一段低熟烃源岩评价
生烃门限
排烃系数
有机岩石学
低熟烃源岩评价
歧口凹陷
烃源岩孔隙流体介质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影响
烃源岩
液态水
CO2
石油初次运移
生排烃模拟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板桥凹陷低熟烃源岩的压实特征与油气初次运移
来源期刊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油层 低成熟油 压实作用(地质) 初次运移 排烃 板桥凹陷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8.130.1|TE112.1
字数 26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752.1999.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宁宁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42 1085 20.0 32.0
2 王铁冠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50 1277 20.0 34.0
3 陈恭洋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 15 229 9.0 15.0
4 王湘平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油层
低成熟油
压实作用(地质)
初次运移
排烃
板桥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天然气学报
月刊
1000-9752
42-1273/TE
16开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62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