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1992年至1996年4月发生在40°00′~41°10′N,108°20′110°30′E范围内的51次ML≥2.0地震空间位置与包头6.4级主震及其余震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前期地震的活动展布方向与包头6.4级主震震源机制解主压应力方向一致,震源深度为9~34km,78%的地震活动在20km以浅的地层内,前期小震活动使包头-呼和浩特地区形成了空区.包头地震发生在此空区内.包头6.4级主震震源较深,余震的震源都比主震的浅.在包头6.4级地震发生的前1~2a时间内,围绕主震空间位置发生了一系列小震,这些小震活动可能对包头地震的成因有着较大影响作用.笔者认为包头6.4级地震是脆性破裂,属左旋走滑兼具正断错动.
推荐文章
断层活动方式与地震地表变形分布特征研究
地震地表变形
断层活动方式
三维有限元
弹性位错
包头6.4级地震灾害特点及城市地震对策
包头地震
灾害特点
城市地震
对策
1996年包头6.4级地震的地壳应变特征
地应变
包头地震
GPS观测
汶川8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汶川8级地震
地表破裂带
龙门山构造带
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包头6.4级地震前后小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破裂方式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地震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震源深度 小震活动 破裂方式 包头6.4级地震
年,卷(期) 199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315.5
字数 30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844.1999.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晁军 2 4 1.0 2.0
2 赵蒙生 2 4 1.0 2.0
3 王彬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震源深度
小震活动
破裂方式
包头6.4级地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0-0844
62-1208/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54-2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3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