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详细描述破裂带几何形态、展布特征及力学性质的基础上,对上寺地表破裂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上寺地表破裂带是1927年古浪8级地震破裂带的组成部分.
推荐文章
1850年西昌地震地表破裂带的考察研究
历史地震
地表破裂
破裂长度
地面位错
四川
山溪性强潮河口最大浑浊带形成机制及其模拟
强潮河口
水沙特性
最大浑浊带
形成机制
数值模拟
逆冲型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与活断层“避让带”的分析研究
逆冲型地震
地表破裂带宽度
活断层
'避让带'宽度
地震孕育机制与破裂机制的研究
地震孕育机制
破裂机制
拉疏隆起
压缩凹陷
双向应变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寺地表破裂带及其形成机制的初步认识
来源期刊 西北地震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古浪地震 甘肃 构造应力场 地表破裂带 上寺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9
页数 分类号 P315.2|P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844.1999.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永明 24 291 8.0 16.0
2 戴华光 13 145 6.0 12.0
3 张杰 5 79 2.0 5.0
4 刘洪春 20 177 9.0 13.0
5 苏向洲 4 36 2.0 4.0
6 马兰花 2 15 2.0 2.0
7 贾云鸿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浪地震
甘肃
构造应力场
地表破裂带
上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0-0844
62-1208/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54-2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319
相关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英文译名:Chinese Joint Seismologic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si.ac.cn/wjf/jjh/jjh.htm?classid=020701&className=%E5%9C%B0%E9%9C%87%E8%81%94%E5%90%88%E5%9F%BA%E9%87%91%E4%BC%9A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