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在颅顶电极引导瘘管刺激前庭诱发电位基础上,进行面神经管电极引导方法的实验观察.方法取6只健康纯白豚鼠,同时安放颅顶电极和右面神经管电极,进行瘘管刺激前庭诱发电位测试记录.前庭刺激方法为上半规管开窗,藉特殊设计的瘘管刺激探针机械刺激壶腹嵴,诱发前庭电位.结果发现面神经管电极前庭诱发电位主要由一个振幅很大的P波构成,该波与颅顶电极法的P1波潜伏期相同.结论二者潜伏期及波宽呈正相关,提示二波源于同一神经结构,考虑到面神经管电极ECochG以显示听神经动作电位为主,推测P波和P1波很可能代表了前庭神经的动作电位.
推荐文章
大鼠面神经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面神经
诱发电位
大鼠
前庭终器损害前后瘘管刺激前庭诱发电位的观察
前庭疾病/化学诱导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庆大霉素类/副作用
疾病模型,动物
毛细胞
大鼠面神经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面神经
诱发电位
大鼠
健康人体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测
健康志愿者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验性瘘管刺激前庭诱发电位面神经管电极记录
来源期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前庭 诱发反应 耳蜗电图 面神经管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145
页数 分类号 R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299.1999.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小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室 6 12 3.0 3.0
2 郭毓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室 4 4 1.0 2.0
3 王泉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室 16 48 5.0 6.0
4 陈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室 10 4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庭
诱发反应
耳蜗电图
面神经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双月刊
1006-7299
42-139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5号
38-224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28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