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在赣东北1:5万葛源幅蛇绿混杂岩区区调的实践体会,提出在区调填图中进行非史密斯地层研究的一般步骤:(1)利用野外踏勘和前人资料,划分区内地层类型;(2)区分岩块和基质;(3)选择一定靶区对岩块进行成分、古生物、同位素等的细致研究,以获得年代和构造背景等信息;(4)识别岩块、基质及与史密斯地层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并探索其构造就位时间;(5)重建地层序列,探讨构造演化史.
推荐文章
黑龙江完达山造山带填图方法实践及意义
完达山
造山带填图
非史密斯地层
武夷造山带地球物理表征
造山带
多旋回
地球物理
造山带花岗岩类型及填图方法的实践——以甘肃北山造山带为例
花岗岩类型
填图方法
异源演化
构造混杂
形变混杂
西南三江造山带地层区划
西南三江
造山带
地层区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研究方法和在1:5万区调填图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区域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非史密斯地层 蛇绿混杂岩 构造就位 重建地层序列
年,卷(期) 1999,(4)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430
页数 分类号 P53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1999.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重生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6 891 16.0 28.0
2 刘本培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5 367 9.0 15.0
3 王家生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6 422 11.0 20.0
4 李昌年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2 401 10.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史密斯地层
蛇绿混杂岩
构造就位
重建地层序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