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北林学院学报       
摘要:
白榆干枯病在陕北1a内有2个发病高峰期,8月为感病高峰期,翌年4月为发病死亡高峰期.病原菌茎点霉菌(Phoma Sacc.)的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雨水击溅传播,昆虫活动对传播也有一定影响.病原菌主要从伤口和皮孔侵入.感病最适温度为18~27℃,相对湿度65%~100%.树龄6~11年生植株最易感病,感染后发病快,死亡率高.
推荐文章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葡萄
白腐病
发生规律
毛竹干枯病研究初报
毛竹
干枯病
白榆种源的试验研究
白榆
种源
调拨区
毛竹干枯病的调查研究
毛竹
干枯病
新病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榆干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白榆干枯病 茎点霉菌 发生规律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92.190.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61.1999.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继平 27 179 8.0 12.0
2 郭中华 13 91 7.0 8.0
3 贾艳梅 25 119 7.0 9.0
4 屈秋耘 3 25 3.0 3.0
5 叶永成 5 3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榆干枯病
茎点霉菌
发生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461
61-1202/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3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