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有效控制樟子松苗木枯梢病的发生,进行了连续2 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枯梢病可以通过药剂有效地进行防治.在甲基托布津、菌核净、三唑铜、朴海因、代森锌、多菌灵、可杀得、退菌特、百菌清和苯来特等10种药剂中,多菌灵(500×)、苯来特(800×)和甲基托布津(1000×)3种内吸性杀菌剂效果良好、稳定,应被视为首选药剂.对1年生播种苗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施药,隔14 d施一次药与隔7 d施一次药效果没有明显区别,宜采用14 d施一次药.
推荐文章
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研究
松枯梢病
防治方法
樟子松
松枯梢病的防治
松枯梢病
防治措施
闽楠苗木枯梢病的防治和治理技术
闽楠
苗木
枯梢病
防治
治理
技术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发生规律
松枯梢病
樟子松
发生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樟子松苗木枯梢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松枯梢病 防治 樟子松苗
年,卷(期) 199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382.1999.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晓东 33 326 11.0 17.0
2 徐贵军 31 256 10.0 14.0
3 刘桂荣 12 166 8.0 12.0
4 陈江燕 34 226 9.0 14.0
5 李淑华 7 11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2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枯梢病
防治
樟子松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0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