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应.方法 62例(男29例,女3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年龄20~70岁,起搏器均为频率应答式起搏器,起搏电极16例为单腔双感知(气动+体动),42例单腔单感知(体动式),4例为单腔单感知(气动式).术后半年每月随访一次,半年后三个月随访一次,一年后3~6个月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HOLTER.结果 62例随访平均6年,无发生起搏综合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多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动态心电图检查起搏功能良好.结论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起搏器对比,当活动量或通气量增加时,起搏频率随之增加,其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对于心动过缓合并房颤患者,建议采用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起搏器已能达到目的.
推荐文章
单导线心房同步心室按需型起搏器的临床应用——附11例报告
起搏器,人工
心脏传导阻滞
窦房结
心律失常
电生理学
应用双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实现双室收缩再同步超应答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疗法
双腔起搏器
生理性起搏
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
心室自动阈值夺获自动模式转换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观察(附20例报告)
起搏器,人工
心脏起搏,人工
心脏传导阻滞
病窦综合征
单根电极导线心室起搏双腔感知双反应方式起搏器远期效果分析
单根电极导线VDD起搏器
房室阻滞
心房同步起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起搏器临床应用分析(附62例随访报告)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频率应答式起搏器 单感知 双感知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5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1999.02.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频率应答式起搏器
单感知
双感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