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部分中国春双端体为材料用土培盆栽法对小麦各染色体组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基因的遗传分析表明:小麦不同染色体臂上所携基因对小麦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特性具不同效应,在供试材料中,B组染色体所缺失的臂在缺磷下对籽粒产量的贡献较大,其中以4BS、5BS效应最强;而D组所有缺失的染色体臂及大部分A组所缺失的染色体臂(除3AS、6AL外)在缺磷下则对籽粒产量有较强的抑制效应,其中以5DS、3DL及2AL、1AS的效应最强.
推荐文章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小麦
D染色体组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
普通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普通小麦
根系构型
氮素利用效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60K SNP芯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通小麦各染色体组有效利用土壤磷基因的遗传分析
来源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潜在磷 双端体 基因 遗传多样性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
字数 33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025.1999.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滨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2 532 13.0 23.0
2 李继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化学室 25 1347 18.0 25.0
3 刘建中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 253 8.0 8.0
4 李玉京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48 5.0 5.0
5 姚树江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 9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潜在磷
双端体
基因
遗传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植物学报
月刊
1000-4025
61-1091/Q
大16开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2-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45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