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 德国建筑协会(BDA)会长安德烈斯·哥特里波·汉派尔认为,居住在胡同里的那种家的温馨感受十分珍贵,中国的建筑应该走"回头路"。他说:二战之后,东、西德国都受到严重破坏,在重建时我们有机会采用新的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错误。其中错误之一是没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相反,我们有许多私人汽车,从而带来了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位德国专家眼中的中国建筑
来源期刊 城市规划通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德国 公共交通系统 建筑协会 私人汽车 胡同 严重破坏 中国建筑 高层建筑 居住环境 感受
年,卷(期) 1999,(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
页数 1页 分类号 U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德国
公共交通系统
建筑协会
私人汽车
胡同
严重破坏
中国建筑
高层建筑
居住环境
感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规划通讯
半月刊
32开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36
总下载数(次)
73
总被引数(次)
300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