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细胞在受到机械损伤后的形态变化。 方法:建立乳兔视网膜细胞及与Schwann Cell(SC)共培养模型,采用机械刮损方法对视网膜细胞造成损伤,相差显微镜下连续24小时观察细胞对损伤的反应。 结果:刮损后30分钟胶质细胞逐渐移向损伤区,分裂增殖并填补裸区。神经元突起在损伤后6小时开始再生,其生长方向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具有“可塑性”。与SC共培养时,损伤后3小时即可发现再生突起。 结论:视网膜神经元突起具有一定再生潜力,胶质增生不是再生的绝对障碍,SC对突起再生具有促进作用。眼科学报2000;16:127-130。
推荐文章
体外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损伤后早期的反应性改变
Müller细胞
细胞培养
体外创伤模型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细胞凋亡
兔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微血管的形态学观察
视网膜脱离
神经节细胞
微血管
视功能损伤
复方中药复明片对兔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复明片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
视网膜脱离模型
组织结构
神经短肽NAP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
神经短肽
NAP
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外培养兔视网膜细胞损伤后的形态变化
来源期刊 眼科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胞培养视网膜/神经元胶质细胞损伤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26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432.2000.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惠延年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196 1070 14.0 19.0
2 杨瑞华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37 149 6.0 9.0
3 蔡莉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19 51 5.0 6.0
4 孟晋宏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7 57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培养视网膜/神经元胶质细胞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学报
季刊
1000-4432
44-1119/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
46-30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