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1996~1999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引起北京市草坪褐斑病的病原主要为立枯丝核菌,该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气温在17℃以上时菌核开始萌发,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土壤温度在20℃以上时菌丝开始侵染;病害的流行可分为4个时期:菌核萌发期、侵染发病初期、发病盛期和病害稳定期,前两个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扑海因、甲基托布津和万霉灵对病菌的毒力强,可以作为病害防治的化学药剂,生防菌制剂特立克和X8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病害的田间流行规律及发生特点配制了3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表明,综合利用这3种药剂草坪褐斑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推荐文章
阿月浑子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阿月浑子
褐斑病
链格孢
发病规律
小粒咖啡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田间抗病性研究
小粒咖啡
褐斑病
病原菌
抗病性
品种
冷藏苹果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苹果
低温贮藏
褐斑病
病原菌
MpCYS4基因对苹果褐斑病病原菌侵染的响应表达及其转化株系抗性鉴定
苹果
褐斑病
MpCYS4基因
转基因株系抗性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草坪褐斑病病原菌鉴定、流行规律及其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草地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草坪褐斑病 立枯丝核菌 草坪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2.4
字数 42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5021.2000.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晁龙军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1 51 1.0 1.0
2 曾大鹏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1 5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35)
二级引证文献  (23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9(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0(2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4(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6(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坪褐斑病
立枯丝核菌
草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草地学报
双月刊
1673-5021
15-1344/S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16-3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9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6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