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地表和近地表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于这些方法与油气藏相联系的科学基础,仍有必要深入认识。关于曾使用过的多种化探方法,我们考察了有关文献,并将这些文献信息与大约100人-年工作经验相,终得出了本文的结论。有证据表明,来自储层的烃类微渗漏很可能涉及胶粒大小的浮升“微气泡”,由轻烃(主要是甲烷至本烷)组成,可通过充满水的裂缝、节理和层面网络而快速上升。这些烃类在受到细菌消耗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它们可以使沉积物发生蚀变,从而在地貌、地震、磁性和放射性等方面产生可以检测的变化。为了寻找有产能的油、气藏,我们综合使用了以下方法:(1)土壤气态烃的航空遥感和实验室分析;(2)浅源航磁和土壤磁化率测量;(3)航空和地表伽马射线测量;(4)地貌研究。使用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这些方面能明显提高初探井的成功率并降低油气发现成本。然而这些地表方法无法揭示油气藏的深度、规模或性质,或者说能否找到有产能的油气都无法确定。
推荐文章
基于近地表相分析的全局约束近地表建模方法
近地表
近地表相
模型
拟微测井
参数
反演
分析
基于近地表相分析的全局约束近地表建模方法
近地表
近地表相
模型
拟微测井
参数
反演
分析
烃类垂向微渗漏及其地表异常显示
烃类
微渗漏方式
盖层
地表异常显示
基于微测井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
速度模型
长波长静校正
层析反演
微测井
分步约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烃类微渗漏及近地表相关蚀变的模型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烃类 微渗漏 储层 地表 蚀变 模型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618.13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勘探
烃类
微渗漏
储层
地表
蚀变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双月刊
北京学院路31号
出版文献量(篇)
6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