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黑麦草单播及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条件下不同时期牧草茎叶N%与对白三叶的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1)混播或单播黑麦草的N%在施肥后67d达到最高值,其后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2)混播白三叶的N%在施肥后67d达到最高,随后稍有降低,其后又有所增加,这与白三叶固氮活性逐步提高有关;(3)施N水平较低时(164kg硫铵/hm\+2),不同时期刈割的混播黑麦草的N%均高于单播黑麦草的N%,显然是由于白三叶共生固氮所产生的N素为黑麦草提供了新的氮源;(4)混播白三叶中N素的主要来源是共生固氮,混播黑麦草和单播黑麦草中N素的主要来源是土壤;(5)施N处理对黑麦草和白三叶N%的影响差异显著.
推荐文章
15N同位素示踪计算方法的改进
试验设计
计算方法
15N
同位素富集-稀释法研究食性转变对鱼类不同组织N同位素转化率的影响
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富集-稀释法
食性转变
同位素转化率
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土壤氮素总转化速率研究进展
15N的同位素稀释法
氮总转化速率
15N丰度
分析方法
FLUAZ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牧草的氮素营养
来源期刊 核农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白三叶 黑麦草 豆禾混播 15N同位素稀释法 共生固氮 N%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9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
字数 3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51.2000.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玲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27 782 15.0 27.0
2 华珞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14 748 9.0 14.0
3 韦东普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30 1010 17.0 30.0
4 姚允寅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6 8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三叶
黑麦草
豆禾混播
15N同位素稀释法
共生固氮
N%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农学报
月刊
1000-8551
11-2265/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5367
相关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