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北京国子监的历史沿革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成贤街,毗邻雍和宫,有一处古老的建筑群落,那就是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国子监。提起国子监,我们至少也要追溯到公元前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西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士。'~①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太学正式建立,成为中国古代官办的中央大学。两汉时期,太学一度极盛。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就是太学生出身。
推荐文章
明代国子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国子监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黄梅戏起源的若干史料考辨
何元炳
《皖优谱》
黄梅调
黄梅戏起源
李商隐《无题二首》(昨夜星辰)系年考辨
李商隐
《无题二首》
大中五年
会昌六年
开成四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国子监与《国子监志》考辨
来源期刊 首都博物馆论丛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教育 东城区 安定门 学府 行政 两汉 太学 北京 距今已有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K20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育
东城区
安定门
学府
行政
两汉
太学
北京
距今已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首都博物馆论丛
年刊
大16开
北京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