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七星瓢虫生活力、生殖力、捕食能力角度,提出了其规模化饲养的质量控制标准(可测量)及其测试办法.(1)生活力特征:体重大于26.9mg,羽化率大于87.7%,寿命达到62.9天,贮藏时间大于51.6天;(2)生殖力特征:成虫产卵前期短于13.7天,产卵雌虫率大于86.9%,产卵期大于52.9天,所产卵孵化率达到85.8%,产卵量达到4027粒;(3)捕食能力:饥饿24小时后,在220头蚜虫/m2密度下,日捕食量达到70.15头.符合此标准的七星瓢虫在捕食功能上与蚜虫饲养的试验种群相同.将此七星瓢虫以瓢蚜比1:100释放至田间时,成虫5天后达到82.5%的防治效果,释放蛹则有2~3天滞后期.故在田间应用时,应提前2天置室温下羽化后释放.
推荐文章
饥饿对七星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饥饿
七星瓢虫雌雄成虫
捕食作用
七星瓢虫对松大蚜和棉蚜的选择效应
七星瓢虫
松大蚜
棉蚜
选择指数
基于变异策略的自适应七星瓢虫优化算法
七星瓢虫优化算法
柯西变异策略
混沌变异策略
自适应学习因子
函数优化
多异瓢虫与七星瓢虫、大草蛉不同虫态间的集团内捕食
集团内捕食
食蚜天敌
生活期
种间互作
生物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七星瓢虫规模化饲养的质量控制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七星瓢虫 人工卵赤眼蜂蛹 规模化生产 质量控制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76.2
字数 2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9261.2000.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毅 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2 58 2.0 2.0
2 万方浩 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10 383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81)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七星瓢虫
人工卵赤眼蜂蛹
规模化生产
质量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