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验证滑车上孔是否具有人种、性别和侧别差异,并探讨滑车上孔的成因。方法 本文观察肱骨288副(青岛81,长春49,通辽77,广西81),其中男201副和女87副;另随机观察青岛地区10岁~80岁177名健康人(男90,女87)双肘正位X线片。结果 ①滑车上孔出现率:按人计为15.50%±1.67%(男11.30%,女22.40%),按侧计为10.60%±1.01%(男6.70%,女17.20%);骨骼按人计为19.40%±2.33%(男13.90%,女32.20%),按侧计为12.80%±1.39%(男8.40%,女23.00%);X线片按人计为9.00%±2.15%(男5.60%,女12.60%),按侧计为7.14%±1.43%(男2.80%,女11.50%)。以上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1),骨骼与X线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②除长春地区外,全部侧别差异不显著(u=0~1.02);③滑车上孔形状,以椭圆形最多(61.80%),肾形次之(20.00%),圆形最少(18.20%);④滑车上孔孔径:最大径为(5.25±0.05)(1~12.80)mm,最小径为(3.72±0.03)(1~8.5)mm。X线片放大率孔径(10.53±0.76)mm较骨骼5.97±0.46mm为大。结论 滑车上孔的种族差异非常显著,黑种人出现率最高,白种人最低,黄色人种居中。滑车上孔形成的原因:根据本文资料支持反祖遗传学说,难以支持肘关节过伸机械反映说和人为说。
推荐文章
肱骨远端的解剖观测与肱骨假体的设计
肘关节
肱骨远端
肱骨假体
人工肘关节
功能解剖
火箭滑车激光测速系统
工程测量技术
速度
激光
火箭滑车
肱骨远端解剖参数相关性分析与假体个体化设计
肱骨远端
相关性分析
假体
解剖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肱骨滑车上孔的研究
来源期刊 解剖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肱骨滑车上孔 性别差异 种族差异 中国人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8
字数 2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770.2000.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士海 青岛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6 68 5.0 7.0
2 阎克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肱骨滑车上孔
性别差异
种族差异
中国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研究
双月刊
1671-0770
44-148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
46-26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