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准确、能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补液速度的方法,使补液更有效、更规范化.方法:以休克指数S作为衡量抗休克效果和调节输液速度的指标,通过对成年创伤性休克患者输液治疗分段测试,研究休克指数S与补液调节值R的对应关系.其关系为:当0.5<S<1.0时,R=10 S ml/h;S=1.0 时,R=100 S ml/h;1.0<S<2.0时,R=200 S ml/h;S=2.0时,R=200 S2 ml/h;S>2.0时,R=200×2.52 ml/h(S最大限值为3,指血压为0的特殊情况).据此提出补液速度调节公式:V=R+B(速度=调节值+定值;定值为100 ml/h).在抗休克成功的患者,实际补液速度(Vt)与以公式算得的速度(Vc)之差的绝对值与Vt之比小于或等于10%,即|Vt-Vc|/Vt≤10%为准确.结果:在28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输液治疗中,准确率为89.28%(25/28).结论:本公式方法简单,重点突出,准确性高,有推广价值.
推荐文章
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休克,创伤性
急救医疗服务
液体疗法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
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
补液速度
创伤性休克患者补液速度的合理化建议
创伤性休克
补液速度
休克指数
临床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性休克患者补液速度的可行性研究--介绍一种调节补液速度的公式
来源期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休克,创伤性 补液速度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05.971|R45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003-0603.2000.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恒义 49 249 7.0 14.0
2 白涛 12 128 6.0 11.0
3 杨春华 14 7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98)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2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2(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4(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休克,创伤性
补液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月刊
2095-4352
12-143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6-58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26
总下载数(次)
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