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司法实践当中,人民法院改变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而作出有罪判决的情况并不鲜见。而人民法院能否改变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直接判决被告人有罪.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文定,探刨根源.也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二项的规定,即“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推荐文章
快速重组指控系统的组态设计
组态原理
指控系统
可重组技术
电磁脉冲
装甲指控软件的可用性问题研究
可用性
可用性工程
指控软件
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评价
“非法集资”这个罪名彻底不成立
非法集资
罪名
小额贷款
司法公正
金融秩序
茅于轼
存款
吸收
无人机通用指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无人机
通用化
指挥控制
数据协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指控罪名的法定内涵
来源期刊 青海检察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指控罪名 《刑事诉讼法》 人民检察院 内涵 法定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实践 有罪判决 事实清楚 法院审理 被告人 不一致 执行 根源 起诉 证据 认定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2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指控罪名
《刑事诉讼法》
人民检察院
内涵
法定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实践
有罪判决
事实清楚
法院审理
被告人
不一致
执行
根源
起诉
证据
认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检察
双月刊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17号
出版文献量(篇)
190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