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异须盲蝽在河北省南皮县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植物组织中越冬,4月上旬孵化.一代发生在杂草丛中,二、三、四代发生于棉田,与棉铃虫的发生期较吻合.成虫对花有显著的趋性,各代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中旬.成虫与棉铃虫卵的空间分布相似,平均生态位重叠度指数高为0.956±0.23;在田间的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和奈曼A型分布;对棉铃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最大理论捕食量为每天24 粒.分析推断认为,异须盲蝽对棉田,尤其是Bt棉田中后期棉铃虫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推荐文章
不同生境对抗虫棉绿盲蝽及其天敌发生动态的影响
生境
绿盲蝽
天敌
葵花
转基因抗虫棉
棉田优势天敌对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棉铃虫
捕食性天敌
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烟盲蝽及其天敌蜘蛛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地统计学
烟盲蝽
蜘蛛
空间格局
半方差函数
种群动态
淮北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棉田
害虫
捕食性天敌
群落动态
群落均匀度
群落集中度
群落多样性指数
生态位
功能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棉田优势天敌异须盲蝽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转基因Bt棉 异须盲蝽 生物学特性 田间分布型 功能反应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151
页数 分类号 S47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9261.2000.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万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70 1678 23.0 39.0
2 万方浩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234 5754 37.0 65.0
3 张帆 吉林农业大学生防所 14 104 6.0 10.0
4 孟昭军 吉林农业大学生防所 12 223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9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转基因Bt棉
异须盲蝽
生物学特性
田间分布型
功能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