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使用在秦山300 MW电功率压水堆核电厂中堆芯物理特性的探讨,寻找232Th在PWR中可能利用的途径.为此,特采用铀、钍燃料组件分立的双进料系统的装卸料方法,其堆芯寿期分别为铀组件3个循环;钍组件10个循环.并以秦山核电厂为参考电厂,进行了10个循环的燃耗计算,每一循环装料时均有4个钍组件进堆.计算结果表明:到第10循环寿期末,堆芯中40个钍组件所含的233U总量已达到212.6 kg,可直接参与堆芯的链式反应,从而达到利用232Th 的目的.并可同全铀组件堆芯比较中看出,分立型铀、钍组件混装堆芯每一循环(第10循环后)可少装200多kg235U,这样就为钍-铀燃料循环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当然如果要达到实际应用,仍有许多工程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推荐文章
压水堆内钍-铀增殖循环研究——堆芯设计
钍-铀燃料循环
增殖循环
压水堆
堆芯设计
压水堆内钍-铀增殖循环研究——乏燃料特性分析
钍-铀燃料循环
乏燃料
放射性毒性
衰变热
γ射线
混合堆增殖钍基燃料组件中子学分析
混合堆增殖钍基燃料
中子学
温度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水堆中使用分立型铀、钍燃料组件的堆芯物理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核科学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站 反应性 钍-铀循环 双进料系统 燃耗 等效满功率天(EFPD)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83,19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L3
字数 3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8-0918.2000.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家骅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47 768 12.0 27.0
2 包伯荣 上海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71 677 11.0 22.0
3 朱鑫官 2 32 2.0 2.0
4 司胜义 20 42 4.0 5.0
5 陈志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水堆核电站
反应性
钍-铀循环
双进料系统
燃耗
等效满功率天(EFP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科学与工程
双月刊
0258-0918
11-1861/TL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82-60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1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