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方法在清醒麻痹的家兔上探讨扣带回前部(ACC)痛单位的电活动及其对外周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ACC的痛单位占引导神经元数的9.5%;其中,痛兴奋神经元122个,占痛单位的81.3%;痛抑制神经元28个,占痛单位的18.7%.除对照组外,大多数痛单位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均明显受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如酚妥拉明、氟哌啶醇、阿托品、地西泮、赛庚啶等的影响.提示:扣带回前部参与痛信息的管理;外周神经及中枢许多相关核团可能通过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5-羟色胺或组胺等多种神经递质及相关受体共同调制ACC痛单位的电活动.
推荐文章
猫左侧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自发生物电活动
扣带回前部
内脏痛
伤害感受神经元
细胞内电位
自发生物电活动
猫扣带回前部内脏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膜电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伤害感受神经元
扣带回前部
膜电学特性
猫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自发放电特性的胞内记录
扣带回前部
内脏痛
伤害性感受神经元
细胞内电位
自发放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兔扣带回前部痛单位的电活动及其受体机制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痛单位 扣带回前部 酚妥拉明 氟哌啶醇 阿托品 地西泮 赛庚啶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5
字数 25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07.2000.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忠致 广西医科大学针刺镇痛研究室 3 0 0.0 0.0
2 莫书荣 广西医科大学针刺镇痛研究室 55 278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痛单位
扣带回前部
酚妥拉明
氟哌啶醇
阿托品
地西泮
赛庚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