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猫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膜电学特性,从膜电学方面为阐明内脏痛与躯体痛具有不同感受特性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成龄猫77只,体质量2.0~3.5 kg,雄雌不限。根据在体微电极记录的扣带回前部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或隐神经产生的诱发反应的特点及吗啡对该诱发反应的影响,检出具有长潜伏期(≥50 ms)的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或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应用在体微电极向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或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内注入波宽50 ms、不同强度(-5 nA~+5 nA)的一系列极化电流,记录神经元膜电学反应,计算膜电学参数。结果在扣带回前部记录了254个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和172个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内脏大神经诱发反应阈值比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的隐神经诱发反应阈值高;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相比,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膜电阻、膜电容、时间常数较大。结论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膜电学特性存在差异,可能是内脏痛与躯体痛具有不同感受特性的膜电学基础。
推荐文章
猫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自发放电特性的胞内记录
扣带回前部
内脏痛
伤害性感受神经元
细胞内电位
自发放电
猫左侧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自发生物电活动
扣带回前部
内脏痛
伤害感受神经元
细胞内电位
自发生物电活动
猫双侧扣带回前部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反应
诱发反应
细胞内电位
内脏痛
扣带回前部
清醒大鼠前扣带皮层神经元群的伤害性反应
情绪
扣带皮层
神经元
疼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猫扣带回前部内脏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膜电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伤害感受神经元 扣带回前部 膜电学特性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8-8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Q424
字数 22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阳 沈阳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47 172 7.0 11.0
2 商丽宏 沈阳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42 95 5.0 7.0
3 吴敏范 沈阳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53 187 8.0 11.0
4 张勇 辽宁省肿瘤医院麻醉科 5 8 2.0 2.0
5 杨宇 沈阳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47 133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害感受神经元
扣带回前部
膜电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0258-4646
21-1227/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8-17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49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