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阴极射线管(CRT)色度预测模型大都建立在三刺激值的可加性原理之上.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红绿蓝(RGB)三个通道之间存在相互干扰, 使得红绿蓝的颜色合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叠加原理, 因此传统阴极射线管色度预测模型必然产生相干误差. 通过实验表明, 红绿蓝三个通道之间的干扰主要表现为一种相互抑制作用, 因此造成的传统阴极射线管色度预测模型的预测色差随显示亮度的增加而加大.
推荐文章
大束流场发射阴极X射线管的阳极设计
大束流X射线管
蒙特卡罗
阳极设计
阴极射线管锥玻璃碱性浸出渣制备泡沫玻璃
锥玻璃
碱性浸出渣
屏玻璃
泡沫玻璃
阴极射线管锥玻璃制备高硅氧玻璃粉末
阴极射线管锥玻璃
重金属
高硅氧玻璃
真空碳热还原法无害化处理废弃阴极射线管锥玻璃的研究
电子垃圾
重金属
真空碳热还原
含铅玻璃
危险废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阴极射线管色度预测模型的相干误差分析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阴极射线管色度 色度预测 彩色显示 计算机图形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颜色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
字数 28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239.2000.01.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卫平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50 337 11.0 16.0
2 曾华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15 92 5.0 9.0
3 石俊生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58 491 14.0 19.0
4 白凤翔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24 124 6.0 10.0
5 余鸿飞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13 139 8.0 11.0
6 廖宁放 清华大学精仪系 5 6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极射线管色度
色度预测
彩色显示
计算机图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相关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