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利用热重-差热-热重微分仪实验研究了几种含铁化合物,如FeCl3、FeCl2和Fe2O3等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铁化合物能够改变煤的燃烧特性,不同种类的含铁化合物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不同.FeCl3和FeCl2能够提高煤燃烧过程低温段的燃烧反应速率,其机理是FeCl3和FeCl2起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了燃烧过程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从而加快了煤的燃烧速率.FeCl3和FeCl2的催化能力随其在煤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强.Fe2O3是比较稳定的组分,对煤的燃烧过程影响不大.
推荐文章
含氮模型化合物用于化学链燃烧的氮氧化物释放特性
生物质
含氮模型化合物
化学链燃烧
氮氧化物
煤THF萃取物中含硫化合物形态演化研究
THF萃取物
含硫化合物
形态演化
甲基化
FT-ICR MS
萃取率
含高氮化合物的CMDB推进剂的燃烧特性
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
2-硝亚胺基-5-硝基-六氢化-1,3,5-三嗪(NNHT)
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推进剂)
燃速
燃烧表面
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及对煤炭转化性能的影响
低分子化合物
结构
溶剂萃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几种含铁化合物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氯化亚铁 氯化铁 煤燃烧 氧化铁
年,卷(期) 200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X1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0.0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艳华 65 836 17.0 26.0
2 徐通模 166 2391 24.0 39.0
3 惠世恩 187 2248 23.0 37.0
4 车得福 111 1342 20.0 32.0
5 李荫堂 32 466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23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1(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化亚铁
氯化铁
煤燃烧
氧化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