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人工霜箱的控制试验表明,冬小麦叶片冻结后是否受到伤害取决于最低叶温.拔节后第1~20天,叶片的霜冻临界叶温由-6.5℃提高到-4.5℃.幼穗是否受伤与最低叶温的关系相当密切,同期幼穗轻度伤害的临界叶温由-8.3℃提高到-3.9℃,幼穗严重伤害的临界叶温由-8.3℃提高到-5.4℃.建立了叶受害、穗轻伤、穗重伤的临界叶温随拔节后天数而变的数学表达式,为霜冻预报和防御提供判断标准.
推荐文章
黄淮麦区冬小麦拔节后霜冻温度出现规律研究
冬小麦
拔节
霜冻
频率
黄淮麦区
黄淮麦区小麦拔节后霜冻的农业气候区划
黄淮麦区
小麦
霜冻
区划
防御措施
冬小麦晚霜冻害补救措施效应研究
小麦
晚霜冻害
补救措施
冬小麦拔节期冻害后高光谱特征
冬小麦
冻害
高光谱
相关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小麦拔节后霜冻害与叶温的关系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霜冻害 叶温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7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0.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饶敏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24 929 17.0 24.0
2 何维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6 166 6.0 6.0
3 冯玉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6 166 6.0 6.0
4 钟秀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23 581 11.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285)
二级引证文献  (83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2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9(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0(3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1(5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2(9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8)
2013(8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4(8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3)
2015(6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6(1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08)
2017(8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6)
2018(1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3)
2019(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20(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霜冻害
叶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