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关于农业与农村问题的基本理论出发 ,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生产体制变迁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作者认为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在中国封闭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内创造了一个有活力的市场经济细胞.它突破了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思想框框 ,突破了僵化的单一公有制 ,取得了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的决定性胜利 ,形成了改革的一种利益主体和依靠力量 ,成为农村乃至全国此后一系列变革和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
推荐文章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视角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新时期侨务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时期
侨务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新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贡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
来源期刊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A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业合作社
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双月刊
1007-5801
11-3847/C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95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