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用TLC技术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以及其它化学定性方法,分析大豆因感染SMV产生的种粒斑驳的化学组成:有种粒斑驳的种皮和大豆健株种皮含有花色素、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和它们的苷,也含有黄烷醇以及黄烷醇多聚物。种粒斑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含量和组成上都可显著地区别于健株种皮,其积累与感染SMV相关。按种粒斑驳的颜色和相关的黄酮类化合物分类,斑驳可以分为有或无花色素苷两个类型。
推荐文章
大豆花叶病毒病种粒斑驳抗性基因定位
大豆
花叶病毒病
抗性基因定位
分子辅助选择
种粒斑驳
大豆种粒斑驳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种粒斑驳
抗病基因
SSR标记
野生和栽培大豆种质油脂组成特点及其与演化的关系
野生大豆
半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脂肪含量
脂肪酸组分
大豆种质资源对东北SMV1号和3号株系的抗性鉴定
大豆种质资源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鉴定
种粒斑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种粒斑驳的基本化学组成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种粒斑驳 SMV 黄酮类化合物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7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6
字数 54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00.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滕冰 16 233 7.0 15.0
2 吴宗璞 13 355 9.0 13.0
3 高凤兰 5 102 3.0 5.0
4 徐金星 3 4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1)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种粒斑驳
SMV
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