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伏安法研究了表面包膜后的黄铁矿电极的电化学行为.黄铁矿电极在0.20 mol/L Na2SO4溶液(pH4.5)中,扫描电势在0.15~0.55 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SHE)内,无明显的阳极氧化电流出现;而当电势大于0.60 V时,电流呈指数式的急剧增加,作为阳极的黄铁矿电极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黄铁矿电极表面经pH 3,5和7的0.10 mol/L H2O2与0.05%配合剂混合液成膜处理2和6 h后,电流-电势曲线上的电流明显减小.上述结果表明,表面膜有显著抑制黄铁矿氧化的作用,但阳极氧化电流不能消失.说明矿石表面形成的难溶膜不能杜绝黄铁矿的氧化,这与矿石表面不纯及膜的致密性有关.
推荐文章
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氧化的研究
PAN
碳纤维
电化学氧化
表面改性
环氧树脂
黄铁矿表面次生色:氧化程度的标志
黄铁矿
表面次生色
氧化程度
颜色指数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煤的电化学脱硫机理研究
电化学
脱硫
机理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电路板表面镀银
浸镀
印刷电路板
镀银
乙二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电化学研究表面膜抑制黄铁矿氧化效果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铁矿 表面膜 阳极氧化电流 抑制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
字数 2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2030.2000.03.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钢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18 112 6.0 10.0
2 兰叶青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35 248 10.0 13.0
3 刘正华 1 5 1.0 1.0
4 胡霭堂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铁矿
表面膜
阳极氧化电流
抑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