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阴极发光技术研究了微细浸染型金矿中赋矿围岩和矿石中硅质以及成矿期和表生期石英脉的阴极发光特征.结果表明:围岩(包括石英斑岩和辉绿岩墙)中的硅质和石英及次生硅化石英均表现不同的发光特征,而与原生矿化有关的原生硅化石英不发光;其中,氧化矿石中的硅化石英和表生梳状石英脉在阴极发光下呈棕色,与赋矿围岩中碎屑石英的次生溶解加大边表现的发光特征一致.这表明氧化和表生石英的硅质来源与溶解围岩和改造原生矿石有关,而原生硅化石英的硅质来源与围岩(包括岩浆岩)无关,进而表明成矿物质并非围岩提供.结合其它方面的系列研究,为该类型金矿属深源流体成矿作用产物的新观点,即成矿物质和流体可能直接来源于深部或上地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这表明,阴极发光技术是一种简便、可靠和实用的矿床成因研究手段.
推荐文章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几点认识
金矿
微细浸染型
地质特征
贵州
黔西南老万场红色粘土型金矿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红色粘土型金矿
矿物学特征
矿床成因
老万场金矿
贵州晴隆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成因模式及找矿思路扩展
黔西南
微细浸染型金矿
成矿特征
找矿
黔西南吴家寨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富集规律探讨
金矿
成矿地质条件
富集规律
黔西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细浸染型金矿的硅质阴极发光与成矿物源分析--以黔西南和桂西北金矿为例
来源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金矿 硅质阴极发光 二氧化硅(硅质) 石英脉 成矿物源 深源流体成矿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0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75|P611
字数 37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52.2000.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秋霞 17 135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细浸染型金矿
硅质阴极发光
二氧化硅(硅质)
石英脉
成矿物源
深源流体成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双月刊
1001-1552
44-1595/P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511号
82-29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