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微束试验的关键是能够精确地控制照射的粒子数和将粒子准确地射入受照射位点.该研究通过对哥伦比亚大学单粒子微束装置在精确性、准确性以及各项指标的分析发现该装置可精确地控制照射粒子数,精确率为98.4%.同时,它可将α粒子准确地射入受照射位点,束半径为34,达到设计4的标准.在对细胞特定位点如细胞质照射上,粒子击中细胞质至少一个位点的概率为90%,在这一过程中的偶然核击中率,对大多数照射剂量(8个粒子)均小于0.8%.应用该微束装置的放射生物学研究发现单个α粒子仅导致大约20%的致死率,其存活率曲线类似于用常规照射获得的平均粒子存活曲线.诱变试验首次证实单个α粒子在AL细胞的CD59基因位点可诱导出比对照高出3倍数量的诱变子,诱变率随粒子数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结果不同于常规照射中,诱变率在高剂量照射后下降的结论.
推荐文章
单细胞单粒子微束的发展及放射生物学应用现状
单细胞单粒子微束
粒子加速器
亚微米分辨率
放射生物学
粒子微束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生物学效应
粒子微束
低剂量辐射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放射生物学参数的测定
鼻咽肿瘤
细胞分化
细胞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α粒子微束定点照射--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及精确性分析
来源期刊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微束 细胞核和细胞质照射 精确性 放射生物学效应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Q691.5
字数 33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436.2000.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增亮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 179 4127 35.0 57.0
2 吴李君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 33 539 11.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束
细胞核和细胞质照射
精确性
放射生物学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双月刊
1000-3436
31-1258/TL
大16开
上海市嘉罗公路2019号
4-40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4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