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动态配气设备和鼻式吸入方式染毒,采用雄性豚鼠对环境中10种挥发性污染物(苯、甲苯、对二甲苯、乙基苯、氯代苯、苯乙烯、异丙苯、四氯乙烯、甲基环己烷和壬烷混合物)的吸入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SPME-GC)法同时测定了血中这10种化合物浓度的经时变化规律.用线性房室模型评价了这些物质的代谢动力学.代谢动力学研究数据表明,低浓度苯乙烯较四氯乙烯更易吸收.同时用代谢动力学参数外推出在不同的暴露浓度下其代谢物的消除量.线性双室模型表明,在低浓度暴露下苯(121μg/m3)的吸收量所占环境浓度的比例为高浓度苯(12.1mg/m3)的4.8倍.因此,尽管对于所有化合物的暴露浓度是相等的,但在评价化合物的危险性时,不仅要考虑单个化合物的吸收量,而且还应考虑其在体内的代谢速率.本研究为评价这些物质在低浓度长期暴露下的危险性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
推荐文章
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沾染织物的加工工艺研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气相色谱分析法
抗沾染性能
PTFE薄膜
含氟织物整理剂
有机硅整理剂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
TVOC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检测
水性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水性涂料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气相色谱分析法
沸点
3种杉科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
水杉
池杉
落羽杉
有机挥发物
热脱附气质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及其代谢动力学评估方法
来源期刊 卫生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污染物 代谢动力学 评估方法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36.3|R994.6
字数 1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020.2000.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戚其平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 16 310 10.0 16.0
2 崔九思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 16 310 6.0 16.0
3 韩克勤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 5 118 3.0 5.0
4 李桂兰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8 78 5.0 8.0
5 李宝成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4 8 2.0 2.0
6 郝守进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 5 89 4.0 5.0
7 尹松年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7 77 4.0 7.0
8 祝枫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污染物
代谢动力学
评估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卫生研究
双月刊
1000-8020
11-2158/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南纬路29号
18-7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9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