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惠民凹陷临南油田为例,通过储集层敏感性分析、岩矿测试分析等实验研究及砂体微相分析的地质研究,探讨了沉积微相与储集层敏感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储集层敏感性空间分布规律.临南油田主力油层位于第三系沙河街组第三段至第二段,沉积环境为三角洲相.岩石薄片分析及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表明,各沉积微相带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储集层敏感性分析也表明不同沉积微相中的储集层其敏感性有所差异.与粗粒组分微相带(如水下分支河道、河口砂坝等)相比,细粒组分微相带(如天然堤、决口扇等)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从而具有较强的水敏、速敏及酸敏性.三角洲平原亚相比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较强的水敏、速敏及酸敏性.由于储集层敏感性的空间分布与微相带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只要通过油藏范围内的沉积微相研究,就可以预测储集层敏感性的空间分布,提出进一步保护油层及挖掘剩余油的措施.
推荐文章
致密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
致密储层
有效应力
应力敏感性
孔隙结构
毛管模型
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储集层敏感性室内评价
延长气田
敏感性
伤害因素
评价方法
低渗透油藏储层敏感性研究
储层保护
伤害
敏感性
储层敏感性的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储层敏感性
评价方法
测井资料
解释模型
防止地层损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储集层敏感性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储集层研究 防止地层损害 沉积微相 临南油田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31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0.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中云 5 74 4.0 5.0
2 蔡忠 5 20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储集层研究
防止地层损害
沉积微相
临南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