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摘要: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方法:本实验用12只猕猴建立动脉硬化模型,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内囊供血动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发现大脑中动脉中央支开口处有螺旋形瓣膜,且动脉硬化时极易受损.内皮呈现多处破溃脱落,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粘附在裸露的内皮下层形成血栓.中膜平滑肌向内皮下迁移,引起内膜肥厚,而中膜则出现局部平滑肌缺如.中膜还发现散在细胞坏死,尤其是靠近内弹力板处的坏死物向内膜排入,加剧了内膜的损害.中膜平滑肌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如胶质纤维),使血管弹性降低.结论:中央支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发病基础.
推荐文章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椎基底动脉硬化
脑供血不足
阿托伐他汀
丹红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
颈动脉硬化病人颈总动脉硬化度、颈动脉IMT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颈动脉硬化
颈总动脉硬化度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病情预后
脑动脉硬化对外侧膝状体血供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外侧膝状体
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视野缺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猕猴动脉硬化模型观察内囊供血动脉的改变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 中央支 模型 电镜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171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5X.2000.02.03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动脉硬化
中央支
模型
电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5X
44-1153/R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