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湖南省莽山林区次生林的分布区内,设置标准调查样地,测定生态环境因子,调查植物群落、林分状况及次生林成因.根据该区林分的建群种和有指示意义的灌木种类,在莽山林区选择5个典型低质低效次生林即: (1) 硬斗石栎、山鸡椒、南岭箭竹为主;(2) 杉木(萌芽)、红楠、东方古柯、南岭箭竹为主;(3) 马尾松、金毛石栎、鹿角杜鹃、苦竹为主;(4) 马尾松、铁芒萁为主;(5) 马尾松无灌草次生林.分别对这5种类型低质低效林分的结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可知低质低效次生林的成因是:(a)自然条件差,如高寒、坡陡、土壤贫瘠;(b)经营方式不合理,如缺乏有效的抚育间伐,人为干扰破坏.
推荐文章
应用效应带改造低质次生林的效果分析
改造
红松
低质次生林
边缘效应
次生林改造的几种模式
次生林
改造
模式
莽山不同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次生林
土壤有机碳(SOC)
土壤物理性状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不同林龄次生林繁殖鸟类群落结构1)
次生林
繁殖鸟类
群落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莽山几种典型低质低效次生林结构及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莽山林区 低质低效 次生林 林分结构 成因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18.54+2
字数 5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23X.2000.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思齐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35 440 13.0 19.0
2 唐代生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6 6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莽山林区
低质低效
次生林
林分结构
成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月刊
1673-923X
43-1470/S
大16开
湖南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1941
论文1v1指导